摘要:近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心语润乡行实践团深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红星镇、吉安市新干县麦㙦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心”为本、以“星”为引、以“新”为力、以“兴”为要、以“行”为实,用脚步丈量赣鄱大地的宽度,以青春行动书写新时代文明故事。
近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心语润乡行实践团深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红星镇、吉安市新干县麦㙦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心”为本、以“星”为引、以“新”为力、以“兴”为要、以“行”为实,用脚步丈量赣鄱大地的宽度,以青春行动书写新时代文明故事。
“心”系童梦,筑梦成长
在吉安市新干县麦㙦镇丘田村“童心港湾”,实践团成员以“心”为桥,为乡村儿童搭建起梦想的港湾。趣味黏土塑形、舞龙文化体验、风车创意DIY等多元活动,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收获快乐;防溺水安全宣讲、交通安全教育等知识普及,为乡村儿童筑起安全防线。“通过活动,我们不仅传递了安全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实践团成员以温暖陪伴丰盈乡村儿童课余生活与精神世界,用实际行动诠释“心”系乡村、情暖童心的青春担当。
“星”火相传,红色铸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红色寻访、老党员访谈、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实践团成员们深刻领悟革命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在心灵深处镌刻下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动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先辈们的革命事迹如同一束束光,照亮我的前行之路。”成员们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新”质驱动,科技兴农
“从智慧农业到智能制造,我们看到了科技与农业、工业的深度融合,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实践团深入乡村产业一线,观摩现代化无人机农业喷洒作业,亲手调配营养液,直观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的高效;走进养鸡场,了解“养殖+直播”新型产销模式,见证乡村产业数字化新活力。在抚州市东乡区红星镇制造业集群,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摩自动化生产线,感受“老产业”焕发出的“新动能”。从智慧农业到智能制造,实践团见证科技与农业、工业的深度融合,彰显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赋能乡村发展的磅礴力量,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兴”农助产,产业焕新
“每一道工序都刻着匠人的执着,每一门技艺都传递着文化的温度。”在吉安市新干县麦㙦镇丘田村,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体验农事与传统技艺,与农民协作开展栽秧前准备工作,感受农耕艰辛;参与古法米酒制作,与酿酒师傅一同拌料发酵,感受山泉水与传统工艺赋予米酒的独特韵味。从铺盘、泼泥到铺平,从选料、蒸煮到发酵,每一步都遵循着传统,感受着自然与技艺交融的乡村烟火。实践团成员们用心触摸乡村温度,探寻着乡村文化的传承脉络,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行”稳致远,生态守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团成员们化身生态卫士,前往抚州市东乡区红星镇市场、公园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反诈骗、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在将军湖湖畔开展“河小青”活动,检查水域设施,保障环境安全。“在活动中,我们不仅传递了绿色环保理念,更用实际行动守护了这片绿水青山。”他们以饱满热情传递绿色环保理念,展现青年学子服务基层、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让青春在守护安全与生态的双重担当中绽放别样光彩。通过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生态的振兴、文化的振兴、精神的振兴,需要青年一代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建设平安家园。
心语润乡行,青春正当时。心语润乡行实践团以“心”为本、以“星”为引、以“新”为力、以“兴”为要、以“行”为实,以多元实践为纽带,串联红色精神传承、传统技艺守护、现代农业探索与儿童成长关怀,在知行合一中锤炼本领。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基层在赋能中焕新。心语润乡行实践团成员将以“实践”为笔、“奋斗”为墨,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让青春在乡村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彭启程、何晶鑫、刘媛、彭金杰)
来源:江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