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印度Godrej Agrovet Limited成功推出了其首款针对玉米的专用除草剂产品Ashitaka(Tolpyralate 40% SC)。这款产品通过与ISK Japan(日本石原)合作,为印度玉米种植者长期面临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防控难题提供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期,印度Godrej Agrovet Limited成功推出了其首款针对玉米的专用除草剂产品Ashitaka(Tolpyralate 40% SC)。这款产品通过与ISK Japan(日本石原)合作,为印度玉米种植者长期面临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防控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据了解,杂草侵染问题在玉米初期生长阶段尤为突出,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印度玉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Ashitaka在杂草2-4叶期的精准施用能够实现有效的杂草控制效果。
玉米:印度农业多样化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印度的农业发展模式主要依赖稻米和小麦两大主粮作物,这些传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维系农民生计以及支撑公共采购体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随着地下水资源日益枯竭、季风降雨模式愈发不稳定,加之粮食盈余不断增长对公共分配系统造成压力,这种传统的谷物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农业多样化已从可选策略转变为发展必然,玉米作为战略性作物重新受到重视。
玉米的价值远非普通谷物可比。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玉米支撑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在工业领域,玉米是淀粉和乙醇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加工食品、酿造等多个行业。目前,印度在全球玉米种植面积中排名第四位,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五。尽管种植规模可观,但印度玉米平均产量仅约每公顷3吨,不足美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与中国相比也存在显著差距。
这一产量差距带来的影响是全国性的。据预测,印度国内玉米需求量将达到5130万吨,而当前产量估计仅为3425万吨,巨大的供需缺口势必推高进口需求。在现行进口关税政策下,这将显著抬升玉米价格。随着印度政府加速推进乙醇混合政策并大力发展畜牧业,提升玉米产量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季节性产量差异凸显增产潜力
数据显示,印度约70%的玉米产于雨季,但这一季节的平均产量却是最低的,仅为每公顷2.9吨。相比之下,旱季种植的玉米产量可达每公顷5吨,夏季栽培的玉米产量约为4.4吨。如此显著的季节性产量差异,既反映了玉米生产潜力的巨大流失,也凸显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和改善农民经济状况的迫切需求。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杂草侵染问题往往被忽视,但其破坏性不容小觑。在玉米早期生长阶段,杂草与玉米激烈竞争土壤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若杂草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玉米减产幅度高达70%。传统的防控手段——人工除草或使用通用除草剂——往往存在效果不稳定、劳动密集度高或对小农户经济负担过重等问题,使得杂草控制成为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隐性障碍。
重新定义玉米杂草管理策略
当前,有关玉米发展的政策讨论多集中于种子政策、采购激励机制或乙醇混合目标等宏观层面。这些议题固然重要,但现实情况是,如果玉米作物在生长初期就受到杂草的严重威胁,那么再优良的品种、再完善的灌溉系统、再有利的市场价格都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因此,杂草管理绝非简单的农艺技术细节,而是关系国家农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抓手。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Godrej Agrovet与ISK Japan展开合作,共同推出了专为玉米设计的新一代除草剂产品Ashitaka。该产品属于HPPD类除草剂,在玉米2-4叶期施用时能够实现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广谱控制,同时具备经过验证的作物安全性。通过在杂草发生早期进行精准防控,Ashitaka能够确保玉米植株顺利建立健壮的根系,有效保持土壤水分,优化养分吸收利用。这不仅使玉米成为小农户更为可靠的种植选择,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更稳定的原料供应,进而为印度农业多样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用药前:
用药后两周, 处理组和对照组情况如下:
处理组:Ashitaka处理
对照组:未做处理
Ashitaka的特殊价值在于其与综合害虫管理(IPM)理念的高度契合。有效的玉米保护从来不依赖单一技术手段,而需要多种措施的协调配合:优良杂交种的推广应用增强了玉米的遗传抗性,轮作等栽培技术的采用降低了病害发生风险,适时的化学防控措施则有助于应对突发威胁。在这一体系中,Ashitaka通过解决长期被忽视但影响重大的杂草侵染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忽视杂草防控,其他IPM措施的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构建面向未来的作物保护产业生态
Ashitaka的成功上市标志着Godrej Agrovet作物保护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进展。据该公司介绍,正在积极扩展产品组合以覆盖不同种植季节的需求,并建立了包含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在内的强大产品管线。这种"全球合作+自主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确保印度农民能够获得既具世界先进水平又符合本土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凭借在棉花除草剂领域已经确立的市场领导地位,该公司制定了每年推出至少一款新产品的发展目标,目前管线中的水稻杀虫剂产品也在加紧开发中。除化学农药外,公司还在积极探索信息素等生物防控产品,致力于推动可持续作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同时,通过Hello Godrej!农户服务平台、数字化工具应用以及无人机技术试点等举措,进一步强化与终端用户的深度连接。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合作和市场推广的有机结合,Godrej Agrovet作物保护业务正将自身打造为印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长期合作伙伴。
迈向玉米产业发展新时代
印度玉米产业变革的必要性已超越单纯的农业范畴,成为涉及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随着政府大力推进乙醇混合政策、着力改善营养安全状况并努力构建韧性农村经济,玉米产业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作为能够统筹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需求的重要作物,玉米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要充分释放玉米产业潜力,需要在种子培育、灌溉设施、病虫害防控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实施系统性改进。
印度农业的未来发展不能继续单纯依赖稻米和小麦的产能提升。新一轮增长动力必须来自以玉米为代表的多元化作物体系建设,这些作物不仅能为农民提供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价值。通过系统解决杂草管理等关键技术难题,有望将玉米从相对低效的作物转变为印度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印度农业的未来图景将不再由传统谷物作物所定义,而是取决于新兴战略作物能否得到有效培育和充分利用。
来源:世界农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