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白,唐朝第一“网红”,一生嗜酒吟诗,他的日常不是饮酒就是作诗,或者边饮酒边作诗,有诗仙、酒仙之雅号。
文/桐城一派
李白,唐朝第一“网红”,一生嗜酒吟诗,他的日常不是饮酒就是作诗,或者边饮酒边作诗,有诗仙、酒仙之雅号。
李白英年早逝,只活了62岁,放现在,全网痛悼,追悼会、追思会在某音、某手等平台直播,因直播间人满为患导致后台瘫痪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太白一生最高光的时刻,当属在长安皇宫的那次宴会上,老李喝高后诗兴大发,高力士为他脱靴,杨玉环为他研墨。这是可以吹一辈子的事,高力士,可是唐玄宗身边的红人,千古贤宦第一人,而杨玉环,则是李隆基最宠幸、视为至宝的绝世美女。
皇帝身边红人为他脱靴,最宠爱的贵妃为他研墨,这待遇,放眼整个大唐,唯李白一人独享。
老李一生写了1000首左右,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这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只有《静夜思》和《赠汪伦》。这两首诗,字少还琅琅上口,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倒背如流。
《赠汪伦》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清代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补遗》是这么记载的: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赠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翻译成白话,就是:
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李白欣然而往。
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汪伦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确切地说,《赠汪伦》诞生于唐天宝十四年(755年),也就是说,这首诗问世距今1270年了。
此诗一经问世,世人如获至宝,争相传颂,吹得天上少有、地下难寻。其实,平胸而论,实在是把它捧得太高了。实事求是地说,此诗没有诗意更没有诗的意境,最多算是一首口水诗。
作这首诗时老李54岁,此时他早已江郎才尽,没有了巅峰时期的才思敏捷、文如泉涌,但老李吃了人家、拿了人家,总得感谢汪伦吧。于是,“嘴软手短”的老李只好敷衍了事,作了这首土得掉渣、直得发白的口水诗,答谢盛情款待他的汪伦。
倒是汪伦,借着这首诗名扬天下,老少皆知,红了一千多年。
来而不往非礼也,老汪是不是该回礼来一首《送李白》或者《赠李白》呢。可惜老汪是乡间豪士,胸无点墨,不会作诗。
老汪不会一唱一和,但DeepSeek会啊。请看DS代汪伦作的回赠诗《赠李白》,水平有没有超过老李的《赠汪伦》。
赠李白
唐/汪伦
青莲欲去踏歌催,舟载诗情向远开。
千尺云山遮望眼,何如日日共斟杯。
汪伦的《赠汪伦》紧扣李白原作的深挚情意与比喻手法。首句“踏歌催”呼应原诗踏歌相送场景,暗示不舍;次句“舟载诗情”既赞太白才情又暗合其远行意象。
转句“云山遮望眼”化用原诗潭水意象,以空间阻隔反衬思念之切;结句“日日共斟杯”直抒胸臆,较之原诗更添对常聚的渴望,形成情感递进。
DS还替汪伦另作了一首七言律诗,也很有意思和意境。
赠李白
唐/汪伦
青莲访我秋水程,踏歌忽迎仙人旌
桃花酿熟三千瓮,何如太白杯底明
别后空庭月色生,犹闻烟波欸乃声
他日扁舟须重泊,莫待天涯芳草横
本诗以酒为媒回应李白的水喻,通过"桃花酿熟三千瓮"展现待客热忱,暗合汪伦酿酒典故。"杯底明"既写酒光潋滟,又喻诗心澄澈。
后四句将别后月色与舟楫声交织,结句芳草天涯的期许,既承袭唐人送别诗的时空张力,又赋予现代通感的审美趣味,完成跨越千年的诗意对话。
DS的功能实在太强大了,回一两首给李白怎够,你想要多少首信手拈来,管够。
《答赠李白》:桃花潭水映青天,不及诗仙酒一船。踏歌送别情难尽,从此江湖思更牵。
《送太白》:叠翠青山入远烟,长亭把盏泪潸然。愿化西江千尺月,清辉长伴过吴川。
《送李白》:云帆一叶下秋江,别意何如客路长。天地无情山水远,为君鼓瑟到斜阳。
《赠李白》:谪仙仗剑出长安,踏碎红尘不忍看。曾笑孔丘讥五岳,孤帆一片月中寒。
《送酒仙》:舟头青衫带酒痕,十里桃花作酒樽。莫道君行烟水阔,一篙撑破皖南春。
《回李太白》:一棹烟波去未休,江头杨柳尚牵舟。飞絮欲言春已老,半窗秋月待君收。
《和李白》: 青莲载酒踏歌行,九曲烟波白纻声。万岭云山皆倒影,何如太白赠余情。
《送李白》:桃花十里巧相邀,醉倚高楼万姓骄。细浪轻舟君莫叹,踏歌声里谊难消。
《送李白》:桃花潭水映晴空,君欲西行意万重。舟影渐遥心似箭,长歌当酒伴君踪。
......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各位品评一番,汪伦借助DS回赠给李白的诗,是不是比李白的要高明几分。或者说,汪伦的诗你能打几分?
来源:桐城一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