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本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时,佩戴了AR眼镜作为“提词器”,再度点燃了原本火热的人工智能“百镜赛道”。就在上周日刚落幕的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之一2025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现场,粤企TCL、华为、1 More与苹果同
就在本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时,佩戴了AR眼镜作为“提词器”,再度点燃了原本火热的人工智能“百镜赛道”。就在上周日刚落幕的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之一2025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现场,粤企TCL、华为、1 More与苹果同场竞技,纷纷展示自家最新款AI眼镜,引来观众排队试戴体验,未售先热。AI眼镜仅是当下国内“人工智能+消费”中的众多“人气爆款”之一。
机器人相关产品在展会已成“标配”
同在25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对外表示,在培育新型消费方面,要培育“人工智能+消费”,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人工智能商业终端进入千商万店。《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人工智能+消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更是热议“人工智能+消费”的前景。
“AI+消费”因何火热?不卷价格后,“AI+”消费产品何以让人“上头”,愿意掏钱“买买买”?
未上市已火
创新“听劝”解锁市场新关键
3月下旬上海,2025AWE现场,“广东造”雷鸟眼镜展台前,“人气”爆棚。为了一试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首次在国内真机展示的雷鸟X3 Pro,排队人群把展台围个水泄不通,咨询价格和能否与近视眼镜搭配的潜在消费者中,既有中外专业采购商,也有周末逛展的一家老小,好不热闹。
2025AWE现场,B站打造的智能家庭新场景
“售价1799元起,重量39克,可拍照视频、听音乐,还能在手机中查看照片和影片。”同在现场,以现货形式可发售的雷鸟V3 AI眼镜,售价仅为千元级。记者试戴了墨镜款,不仅颜值不错,这款具备初级人工智能的眼镜甚至比现有的眼镜更轻便,如果未来人机交互功能升级,不难让人有“跃跃欲试”的购物欲望。
作为全国两会期间的广东“新三样”之一,AI眼镜就因TCL 创始人李东生佩戴上会火“出圈”。但仅有话题度和流量还不够,技术创新如何赋能消费升级?
作为消费级AR眼镜,即将上市的雷鸟X3 Pro是全球最小可量产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而1月初发布的雷鸟V3在,这款搭载与阿里通义深度定制的AI大模型的AI眼镜,平均响应速度达1.3s,成为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热销的AI拍摄眼镜产品。
“广东造”雷鸟眼镜展台
“AI不应停留在概念,而应深度赋能生活场景。”TCL实业中国区总裁卢春水表示,今年AI眼镜市场有望逐步走向成熟。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到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表现突出,出货量或将达到275万台,同比增长107%。
要成为爆款,仅有了人工智能+还不够。如何解决特定人群的实际消费痛点?
在现场另一侧,海尔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十年的“AI之眼”系列新品展台前人气满满。让洗衣机、烤箱炉具“长眼镜”,让冰箱、空调“有鼻子”,让家居场景更智能。
海尔展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但记者探展发现,在人工智能基础上,“听劝”是与消费者共情的“捷径”。
日前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出圈”走红正式“出道”,不少年轻网友在其社交平台评论区“许愿”,希望海尔生产一款能分区洗衣服、袜子、内衣、鞋子的懒人洗衣机。主打“听劝”,周云杰看到评论后,安排工程师设计。为了让三筒一起运行时保持平衡,洗衣机内部采用了AI动平衡技术,使得筒与筒协同运作。
由此,在AWE现场,这款长得像米老鼠卡通头像、行业首创的一体三滚筒洗衣机正式亮相。不仅大筒可以洗普通衣物,两个小筒可以洗袜子、内衣等小件。甚至再搭配抽屉式洗鞋机,就能“懒上加懒”,一次性洗外套、内衣、袜子、鞋子。这款定价不到5000元“听劝”的AI家电新物种在AWE亮相三天就预售近10万台。
来自厂商与消费者火热需求共创的产品,才更有“青和力”,满足当下的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痛点。
“广东造”雷鸟眼镜展台
泛机器人热
不只干活提效或将“情感陪伴”
普通消费者买一只属于自己的机器狗要多少钱?答案是可能仅需几千元。
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穿花袄、扭秧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彼时,具身智能概念首次“破圈”,街头巷议。而仅在一个多月后,宇树科技展出了起步价不到1万元的具身智能新物种、全球首款4D超广角激光雷达四足仿生机器人。这款接入大模型的Go2四足机器人不仅能避障巡逻,已在2025AWE现场灵活跳跃、与观众互动合影,甚至还跑到其他展位上“商演”,开启打工赚钱之路。
带着机器狗、机器人走一圈展会,跟观众已是现实,甚至对工作人员来说“见怪不怪”。
另一家参展的小型机器狗厂商表示,机器狗不只企业需求,个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取快递、托重物。不过完整配置下来,价格目前还需要2万元。但需求不少,不少人添加微信,想个性化定制。
除了宇树,海尔、TCL、京东星动纪元等国内一众厂商展出了机器人产品。其中,海尔展出了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它可以招手、点赞,甚至还能做到洗衣,浇花,插花,晾衣服等操作。虽然机器人进入家庭服务仍需要时间,但“无人家务”之路正开启。
在千里之外的广东深圳坪山,街道上彩色的环卫机器人早已出没,它们能够自主识别垃圾、自动返回基站倒垃圾并加水,协同配合完成复杂道路清扫工作……使环卫工人的作业强度和作业时间有所下降。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的风向标,今年AWE的一大特征是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到家门口,从以往“物以稀为贵”到“家家有标配”进化。具身智能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探索日常生活的消费场景落地。
如何在一众“机器人”产品中脱颖而出,差异化营销或是关键一招。
萌萌的“广东造”全球首款分体式AI陪伴机器人Ai Me,一经首次亮相迅速成为2025AWE“宠儿”。创新的仿生设计和领先的AI技术,Ai Me不仅能与人进行多模态的自然交互,提供陪伴和拟人互动。
目前,该款“高颜值”机器人尚未量产,但已在社交平台“出圈”。
实际上,除了“炫技”,当机器狗陪着主人在清晨一起跑步,当陪伴机器人用萌萌的眼神驱散独居者的孤独,意味着具身智能正从“机器替代”走向“情感共情”,特别是单身经济、老龄化催生的陪伴决口特别是单身经济、老龄化催生的陪伴决口带来消费新品。
方正证券测算,若2028年国内AI玩具渗透率达20%到25%,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这意味着在技术迭代、资本涌入与消费需求的三重共振,正推动“机器人”从新奇概念加速迈向千家万户。
在展会不断兼职打工的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在中场休息中
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年轻人热捧
“人工智能+消费”基础厚实
消费市场需求也关系着赛道的冷暖。就在本周,京东、腾讯等巨头也切入智能赛道,让赛道更加热火朝天。其中,京东未来侧重家用场景,现已成立相关业务部门。腾讯则领投了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明星公司”智元机器人。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这为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打下了厚实基础。
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以“人工智能+”行动为抓手,通过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加速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实际上,机器人消费和家居家电消费的边界正在融合,过去,消费者更注重家电的实用性和性价比,以满足生活刚需;如今,消费者尤其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对科技含量和情绪价值的需求增长。
在被年轻人称为智能家电领域的“赛博大学”的B站,2024年,AI智能家、全屋智能、智能家居等话题内容播放量暴涨8倍多,热门话题 #别管!它超AI# 达到1.6亿浏览。
“从概念走向了实际应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执行理事长姜风表示,AI已经成为推动家电和消费电子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和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驱动力。
正如《方案》所提出的,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
文、图|记者 王丹阳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