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持续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守护疫区群众生命健康,今年8月,大理州南涧县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深入乐秋乡、南涧镇的血防疫区村,历时12天圆满完成本年度重点人群监测工作,以扎实行动织密疫区健康防护网。
为持续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守护疫区群众生命健康,今年8月,大理州南涧县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深入乐秋乡、南涧镇的血防疫区村,历时12天圆满完成本年度重点人群监测工作,以扎实行动织密疫区健康防护网。
周密部署,按下监测“加速键”
“提前规划才能让监测工作跑起来。”南涧县血防站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监测高效落地,早在一个月前便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历史疫情数据与各村人口分布特点,制定“就近便民、分组包干”的实施方案。考虑到村民多需兼顾农活,团队将监测点设在村委会、文化广场等便捷位置,每个点位均配齐检验医师、护士及血常规检测仪、粪检器材等设备。
监测期间,工作人员每日清晨6点便抵达现场,搭建临时检测台、调试设备,确保村民“随到随检、即检即走”,最大限度减少等待时间。在乐秋乡麻栗村监测点,村民张大妈不到20分钟便完成血检,“不用跑远路,也不耽误喂猪,这样的服务太贴心了。”
智慧赋能,跑出监测“新速度”
本次监测的一大亮点,是全面启用“智慧血防”信息化平台,实现从登记、采样到结果查询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在南涧镇小军庄监测点,村民只需出示身份证,工作人员轻扫证件,系统便自动调取其既往健康档案,完成信息登记仅需1分40秒。“以前手写登记容易出错,现在系统直接对接,不仅快还准。”负责登记的杨医生说。
数字化管理不仅提升效率,更让结果反馈更及时——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平台,异常结果会第一时间推送给工作人员,同步联系村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昨天刚检测,今天就接到电话告知结果正常,还提醒我少去河边洗衣,太放心了。”乐秋村村民李大叔对“智慧血防”服务赞不绝口。据统计,本次监测平均检测时长较去年缩短40%,异常结果处置及时率达100%。
防治结合,织密健康“防护网”
“既要查得准,更要教得会。”县血防站在各监测点同步设立健康宣教区,通过悬挂横幅、滚动播放血防科普视频、展示钉螺标本展板等形式,向村民普及血吸虫病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针对接触可疑水体的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工作人员还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手把手教大家识别钉螺栖息地、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互动问答环节,“被血吸虫感染后有哪些症状”“家里的井水会不会有虫卵”等问题接连提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现场发放血防知识手册800余册。“以前不知道河边的小螺壳这么危险,现在明白了,以后会提醒家里人少去河边。”南涧镇瓦折村村民王大姐说。
此次重点人群监测,是南涧县实现血吸虫病消除目标后,筑牢“防反弹”防线的关键举措。下一步,南涧县将持续优化监测方案,加大流动人群监测力度,同时深化与农业、水利、教育等部门的协作,推进“血防知识进校园、进田间”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切实保障全县群众身体健康,为建设“健康南涧”贡献血防力量。
据悉,此次监测覆盖2个乡镇6个行政村,累计完成血检2091人次(含本地人群1879人、流动人群212人)、询检3137人、粪检1074人,为3471名群众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开屏新闻记者 王利绚 通讯员 左世玺 李成春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