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人到千人!李秋萍和她的“巾帼志愿军团”:把温暖送进百家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16:57 1

摘要:在宁河区,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的人生经历堪称励志典范:她不仅创立公司,还先后慷慨资助200余名学子;以她名字冠名的巾帼志愿服务队,7年来开展十多项公益项目、1000余场次活动,服务总时长超过18万个小时,仅义务理发一项就已经服务群众超万人次;2022年,宁河区文

在宁河区,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的人生经历堪称励志典范:她不仅创立公司,还先后慷慨资助200余名学子;以她名字冠名的巾帼志愿服务队,7年来开展十多项公益项目、1000余场次活动,服务总时长超过18万个小时,仅义务理发一项就已经服务群众超万人次;2022年,宁河区文明委以她的名字设立了全区性文明实践基金……

她,就是现年67岁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宁河区志愿者李秋萍。多年来,她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托起弱势群体的希望,用赤诚之心诠释志愿服务的真谛,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与崇高使命。

从“一个人坚持”到“一群人守护”

受父辈的熏陶,李秋萍自小就把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扎根心底,“向党报恩、为民服务”是她的人生追求。2000年下岗后,李秋萍自主创业开设公司。创业起步第一件事,便是招收10多名下岗职工,帮他们重寻生计;看到一名女孩因车祸失去一条腿,她自掏腰包带女孩赴北京安装先进义肢;汶川地震、甘肃榆中扶贫、河南洪水等危难时刻,她不仅第一时间捐款捐物,还亲自带队将物资送到救灾一线。2019年,她发起成立“秋萍巾帼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扶贫助困、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

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她都会组织志愿者自带桌椅、食材,上门为残障孤寡老人、老革命战士遗孀、盲人夫妇等特殊群体过节,“六种饺子馅”更是节日“标配”,让群众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76岁的刘大爷无儿无女,晚年常感孤独。秋萍巾帼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定期“拖家带口”,自备可口饭菜上门探望。热闹的场景让老人感动不已,他常说:“我这辈子没儿没女,晚年能认识你们,值了!”

如今,秋萍巾帼志愿服务队已发展到近千名成员,服务范围覆盖近100个村居、8所敬老院及特殊教育场所,涵盖扶贫助困、敬老助残等10多个公益领域。

针对农村老年人和特殊群体“理发难”问题,李秋萍发起“从头爱你”义务理发项目,志愿者们学会理发技术后与基层街镇结对,累计提供“上门理发服务”6000余人次;针对青年婚恋交友难题,区妇联依托秋萍巾帼志愿服务队设立001号“渠梁红娘服务站”,作为“红娘”的她,已为100多对有缘人牵线组建幸福家庭,还有1000余位单身人士满怀期待地委托登记。

为困境孩子点亮“爱的心灯”

二十多年来,李秋萍始终牵挂困境儿童,持续为低保家庭子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单亲家庭子女提供结对帮扶。截至目前,她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00余人,其中长期资助10余人,“结对”时间最长的达16年。

中学生小楠的故事,是她“爱心妈妈”角色的生动写照。小楠自幼丧母,父亲长期外出打工,只能独自生活。身为区妇联执委的李秋萍,在妇联执委会上得知小楠的境遇后,当场申请成为她的“志愿者妈妈”。

她把小楠接到家中,添置床铺、被褥、写字台等生活用品,还与小楠的班主任建立联系,提前将每年的学费和每月的生活费打到老师账户代为管理。李秋萍的两个女儿也把小楠当作亲妹妹,经常为她买衣服、学习用品和食品,让小楠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年后,小楠顺利考上大学。开学那天,李秋萍和家人送她到天津机场,将一张银行卡交到她手中:“孩子,这是一年的费用,不够用就告诉我,我随时给你打。到了学校要听话,和同学好好相处……”小楠哽咽着扑进李秋萍怀里。她在日记中写道:“秋萍妈妈让我知道,我不是没人要的孩子,我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她。”

鲜少有人知道,这位慷慨资助困境儿童的“秋萍妈妈”,自家女儿在广州上大学时,为帮父母节省开支,主动报名学校的勤工俭学岗位。班里同学都以为她家境贫困,却不知她的母亲早已将企业收益投入公益,多年来持续资助困难学生、助力脱贫、救济残疾人、援助灾区。

2024至2025年,李秋萍又报名参加妇联结亲活动与“爱暖万家·家庭成长计划”,不仅成为2个“新疆娃”的“天津妈妈”,还担起7名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职责。身边有人不理解,问她:“你公司是小本经营,把钱都捐出去图个啥?”她总是笑着回答:“只要条件允许,能一直做下去,就觉得人生特别有价值!”

生态保护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作为京津冀“绿肺”、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七里海湿地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但湿地周边偶尔会出现丢弃的矿泉水瓶、塑料袋,甚至腐烂的动物遗体,影响生态环境。

2024年初,李秋萍从电视新闻中了解到七里海的生态现状,萌生了组建志愿者队伍守护湿地的想法。她与“秋萍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姐妹们商量,得到一致赞同。在宁河区委、区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李秋萍挑起七里海生态保护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的重担。她与伙伴们积极联络各方,很快组建起1个支队和覆盖七里海周边5个镇的5个分队。仅一年多时间,这支生态保护队伍就发展到近千人。

如今,每周沿着七里海东海围栏周边及六公里巡护路开展志愿活动,已成为李秋萍和志愿者们的固定日程。他们手持镰刀、垃圾夹、垃圾袋,细致清理各类废弃物。除日常清理外,志愿者联合会还借助“湿地日”“爱鸟周”等节点,开展生态保护主题宣传活动。

在今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期间,七里海管委会与志愿者联合会联合主办“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主题活动。活动中,作为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的李秋萍,用朴实的语言总结了联合会在湿地保护、环境治理、垃圾清理、生态知识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在场每个人都深受触动。

志愿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榜样力量,引领奋进之姿。多年来,李秋萍的先进事迹影响并鼓舞着无数人,她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八批岗位学雷锋标兵”“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四个100’最美志愿者”等国家级荣誉,以及60多项天津市及区级荣誉。

在宁河这片土地上,李秋萍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既照亮了无数人的“寒冬”,也在更多人心中点燃了“善”的火种。

(宁河区委政法委供图)

记者 高锴

通讯员 张慧娟 杨秀喜

编辑 朱燕

来源:天津政法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