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十载岁月流转,曾经的烽火硝烟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可革命先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却在时光沉淀中愈发挺拔。2025年9月3日,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的历史节点如期而至,王店镇中心小学以 “强国复兴有我,做新时代少年” 为核心主
八十载岁月流转,曾经的烽火硝烟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可革命先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却在时光沉淀中愈发挺拔。2025年9月3日,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的历史节点如期而至,王店镇中心小学以 “强国复兴有我,做新时代少年” 为核心主题,精心策划了一场场浸润心灵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庄严的集体仪式到生动的课堂分享,从激昂的红色传唱到创意十足的实践创作,每一项活动都承载着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的使命,引领少年儿童触摸历史温度、赓续红色血脉,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校园里焕发蓬勃生机。
一、升国旗、唱国歌:以赤诚之心凝聚民族自豪
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操场,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响起,全校师生瞬间肃立。胸前的红领巾随微风轻扬,仿佛与80 年前战场上飘扬的红旗隔空呼应;同学们嘹亮的歌声穿透校园,既饱含对今日祖国繁荣的骄傲,更深藏对革命先烈的深切追思 —— 那穿越时空的胜利号角,此刻正与国歌同频共振,将 “国家” 二字深深烙印在每一颗少年心中。朝阳下,师生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缓缓上升的五星红旗,这不仅是一场常规的升旗仪式,更是一次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孩子们在庄重氛围中悄然读懂:今日的和平与安宁,是先烈用生命守护的珍贵馈赠;胸前的红领巾,承载着 “接过前辈接力棒” 的时代责任。
二、默哀致敬:以肃穆之仪缅怀革命先烈
当国旗升至旗杆顶端,校园瞬间陷入寂静。全体师生整齐低头,三分钟的默哀时光里,时间仿佛按下了“慢放键”—— 卢沟桥的枪声、太行山上的呐喊、战士们冲锋的身影,一幕幕历史画面在静默中缓缓浮现。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复杂的流程,唯有凝重的神情与无声的敬意,诉说着对牺牲同胞的深切悼念,对革命先烈的崇高尊崇。默哀结束后,师生们抬头望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认知:纪念胜利,不只是铭记辉煌时刻,更是要铭记辉煌背后的苦难与牺牲;缅怀先烈,不只是表达哀思之情,更是要传承他们未竟的理想,带着这份精神力量继续前行。
三、校长思政课:以殷切嘱托指引报国方向
默哀的肃穆氛围尚未完全消散,刘校长的思政课便如期开讲,为师生们搭建起从“铭记历史” 到 “践行使命” 的桥梁。她结合学校 “育德启智、立心铸魂” 的育人理念,语重心长地说道:“八十载前,先烈们用鲜血铺就民族独立之路,那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八十载后,红色传承不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我们每个人肩上的时代责任。”她向老师们殷切嘱托,要以先烈为榜样,在三尺讲台上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传递爱国信仰;他对同学们深情寄语,要以历史为镜鉴,明白 “少年强则国强” 的深刻内涵,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让红色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刘校长的话语没有华丽辞藻,却如春雨般滋润心田,为孩子们清晰指明了 “做新时代少年” 的成长方向。
四、主题班会课:以鲜活故事共话薪火传承
思政课播下的思想火种,在随后的主题班会中被进一步点燃。各班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 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有的同学身着小军装,声情并茂地讲述 “小兵张嘎”“鸡毛信” 的故事,让战友间的默契与勇敢跃然眼前;有的同学搜集了 80 年来国家发展的老照片与新成就,从 “两弹一星” 的惊天突破到 “神舟飞天” 的逐梦苍穹,从 “解决温饱” 的艰难探索到 “全面小康” 的圆满实现,用直观对比展现胜利带来的时代巨变;还有的同学分组讨论 “今天的我们该如何传承抗战精神”,从 “珍惜每一粒粮食”“认真听好每一节课” 到 “主动帮助身边同学”,将宏大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具体可践行的日常行动。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热烈交流中,“胜利足迹” 不再是历史书中的抽象概念,而是变成了可感、可学、可传的精神财富,红色薪火在少年们的分享与思考中悄然传递。
五、唱红色歌曲:以激昂旋律传递爱国情怀
如果说班会课是“听历史、说历史”,那么红色歌曲演唱活动便是 “唱敬意、传热爱”。活动室里,《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等经典红色曲目轮番响起:低年级同学用稚嫩却坚定的嗓音唱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清澈的歌声里满是对祖国的纯真向往;高年级同学则带着对历史的理解,将《黄河大合唱》中的悲愤与激昂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将在场师生带回那个救亡图存的峥嵘年代。荡气回肠的旋律回荡在校园每个角落,孩子们挥动着手中的小国旗,在歌声中真切感受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的磅礴力量。这种用音乐传递的爱国情怀,无需过多言语诠释,却能直抵心灵深处,让 “爱祖国、护和平” 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扎根少年心底。
六、故事宣讲会:以英雄事迹赓续红色之魂
红色歌曲的余韵尚未消散,一场以“抗战小英雄” 为主题的故事宣讲会便接续展开,让孩子们从 “历史聆听者” 转变为 “精神传播者”。宣讲台上,王小学子们化身 “小小红色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情绪讲述 “雨来”“王二小” 的英雄事迹:有的同学模仿雨来被敌人抓住时的倔强神态,让听众真切感受到少年英雄的无畏;有的同学在讲述王二小引敌人入包围圈的情节时,声音里带着哽咽,让在场师生为小英雄的牺牲动容不已。每一个故事讲完,台下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 —— 这掌声,是对小英雄的深切致敬,更是对 “红色精神可传承” 的坚定认同。正如一位宣讲的同学所说:“以前总觉得英雄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英雄也可以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以前觉得红色精神很抽象,现在才明白,它就是‘不怕困难、勇敢担当’的日常坚守。” 这场宣讲会,不仅让红色故事得以广泛传播,更让红色精神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七、制作黑板报:以丹青笔墨书写浩然正气
从“说故事、唱红歌” 到 “动手创作”,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延伸到实践层面。各班级以 “铭记烽火岁月,致敬革命先烈” 为主题制作黑板报,同学们分工协作、各展所长:有的同学查阅历史资料,精心撰写文字内容,从 “抗战重要战役回顾” 到 “先烈名言警句摘抄”,每一个文字都饱含对历史的敬畏;有的同学发挥绘画特长,用色彩勾勒出战士们冲锋的英勇身影、五星红旗飘扬的庄严场景,每一幅图画都充满力量感。黑板上,文字与图画相互交织,既清晰回顾了烽火岁月的历史,又深情表达了对和平的珍惜、对未来的期许。当一块块黑板报完成,教室瞬间变成了 “小型红色教育阵地”—— 课间时分,同学们围在黑板前驻足观看,互相交流着黑板报上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抗战精神的理解与认同。这丹青笔墨书写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新时代少年对 “浩然正气” 的追求与传承。
八、手抄报评比:以童笔巧思描绘峥嵘岁月
与班级黑板报相呼应的,是三、五年级专属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如果说黑板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手抄报则是 “个人心声的表达”。同学们拿起画笔与彩纸,将对历史的理解、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每一份作品:有的同学以 “80 年时代变迁” 为线索,左边画着抗战时期的破旧房屋与艰难生活,右边画着如今的高楼大厦与幸福日常,用鲜明对比展现胜利带来的时代进步;有的同学以 “抗战小英雄故事” 为主题,详细讲述雨来的英勇事迹,并在文末写下自己的感悟:“我要像雨来一样,做一个勇敢、爱国的新时代少年”;还有的同学摘抄了抗战时期的爱国诗歌,配上淡雅的插画,让文字与画面共同传递浓厚的红色情感。这些图文并茂的手抄报,虽笔触稚嫩,却满含真诚,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意与才华,更让他们在动手创作过程中,切实增强了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所说:“画手抄报时,我查了很多抗战资料,现在才真正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多么不容易,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先烈的牺牲。”
九、观看大阅兵与观后感征文:以盛典与笔墨筑牢信仰之基
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高潮,落在了“观看抗战胜利阅兵” 与 “撰写观后感征文” 上。录播教室里,六年级同学与老师们整齐就座,当阅兵式的画面在屏幕上缓缓展开,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牢牢吸引 —— 整齐划一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中国军人的英勇坚定、国家的强大威武,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同学们不时发出由衷赞叹,有的悄悄在笔记本上记录感受,有的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观看过程中,老师适时进行讲解:“这些先进的装备,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直观体现;这些挺拔的军人,是和平的坚定守护者。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勤付出,更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延续。”
阅兵式结束后,六年级同学围绕“观抗战胜利阅兵,抒爱国奋进情怀” 主题开展征文活动。他们以笔为媒、以文抒情,将内心的震撼与感悟倾注于字里行间:有的同学写下观看阅兵时的真切感受,“当看到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我心里特别自豪,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有的同学结合历史与现实,深入思考 “抗战精神对今天的意义”,“以前觉得抗战精神就是‘不怕牺牲’,现在才懂得,它还是‘努力奋斗’,我们要为祖国的更加强大而刻苦读书”;还有的同学主动表达自己的担当,“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将来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文字没有华丽辞藻,却满含真挚情感,既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担当 —— 每一篇征文,都是一颗 “信仰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9月3 日,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日子,早已超越了 “纪念日” 的简单范畴,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一股力量源泉。从升国旗、默哀致敬的庄严仪式,到校长思政课、主题班会的思想引领;从唱红色歌曲、讲英雄故事的情感共鸣,到制作黑板报、手抄报的实践体验;再到观看大阅兵、写观后感的信仰升华,王店镇中心小学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 “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的逻辑,让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的理念,从 “认知层面” 走向 “情感层面”,最终落脚到 “行动层面”。
通过这些活动,全体师生不仅深刻认识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它不仅是一场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战争,更是一次淬炼民族精神的 “大熔炉”;更在心中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正如孩子们在征文中所写:“不忘过去,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沉溺回忆,而是为了更加珍视和平。” 未来,这些新时代少年必将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在强国复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豫眼观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