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天生有着对情感连接和理解的深切渴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求处于重要位置,这一需求的满足,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提供的情绪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天生有着对情感连接和理解的深切渴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求处于重要位置,这一需求的满足,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提供的情绪价值。
当我们获得积极的情绪回应,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受到愉悦和被认可,进而提升自我价值感。
正因如此,在恋爱和亲密关系中,情绪价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好多宝子私信我吐槽恋爱里 “情绪价值” 太让人头大了!今天咱就来唠个明白。你们怎么理解 “情绪价值” 这个词呢?
“情绪价值” 这个词本身挺好用的,像安慰别人耗费精力也可以用 “情绪劳动” 精准概括。现在女生常抱怨 “男朋友就该提供情绪价值”,男生则吐槽 “礼物都送了,还揪着情绪价值不放”。
大家不觉得,情绪价值好像被贬低了吗?比起送东西,情绪价值变得可有可无。好多人误解了,觉得情绪价值就是说甜言蜜语。
实际上,情绪价值核心在于真切的关心,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对方。就像香港电影里深夜小店老板娘问 “今天还是老样子吗?”,“今天你一个人来?”,看似简单,其实这就是情绪价值。
接下来,咱们分析两个恋爱或婚姻中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一对夫妻因为婆媳问题起了争执。妻子抱怨婆婆做事不认真,从不商量,还让丈夫去和婆婆沟通。丈夫回应 “我和我妈说了,她不听,你别太计较,老人帮忙不容易,我上班也累得够呛”。大家说说,谁在索要情绪价值?
有人觉得妻子在索要,她想让丈夫理解自己的困扰,帮忙解决问题。有人觉得丈夫也在索要呀!他喊累,不想听妻子抱怨,其实是希望妻子关心自己。
大家分析得太到位了!妻子表达了自己的困难,希望被看到和关心,还希望丈夫帮忙解决问题。丈夫一方面表示问题解决不了,另一方面也在诉说自己的辛苦,渴望妻子体谅。说白了,两人都在喊 “你看到我的处境了吗?我超辛苦,还不被理解!”
再看第二个场景。夫妻就带孩子问题展开讨论,妻子称自己带孩子累坏了,抱怨丈夫不带孩子,还提出希望丈夫多陪陪孩子,给自己一些个人空间。丈夫回应 “我陪孩子不算少,周末都在陪,工作忙、应酬累”。
这次,又是谁在索要情绪价值?
实际上还是双方都在索要。妻子想让丈夫看到自己带孩子的辛苦,多承担责任;丈夫则希望妻子认可自己的付出,理解自己的不易。
从这两个场景能看出,恋爱或婚姻中索要情绪价值的并非只有一方,男女都有这需求。而且,男女索要情绪价值的表现形式有差异。
女生可能哭、闹、大喊大叫,被认为情绪不稳定;男生则常用不理人、不想说话、出去喝酒等看似没情绪的方式表达,本质同样是情绪化。
通过前面分析,咱们发现,抱怨伴侣无法提供情绪价值时,双方往往都有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和情感隔离的人在一起,其实自己也存在情感隔离的问题。那么,情感隔离的人有哪些特征呢?
首先这类人在关系初期可能很投入,但随着关系深入,就难以应对矛盾,相处变得困难。除此之外,他们还可能害怕亲密,喜欢有备胎,不喜欢长期承诺的关系,朋友关系比较浅,还会回避潜在冲突。
大家可以对照自查,但别自责,这不是我们的错,重要的是觉察问题,对自己负责。
既然知道问题所在,该怎么改善呢?就拿带孩子场景来说,如果丈夫这样回应:“你这么说,我心里也不好受。我好像平时陪孩子确实比你少,让你受委屈了。你被绑在家里,太辛苦了,还好你跟我说,现在我注意到了。”
接着协商:“看看能不能做些改变。要是我一三五早点下班回来,行不?或者我工作忙,没法马上调整,每次加班回来给你带夜宵?”
同时,丈夫也能提出自己的诉求:“我觉得我陪孩子也不少,你也夸夸我呗。” 大家觉得,这样沟通,矛盾还会升级吗?
其实这种沟通方式并不难,都是日常话术。在亲密关系中,互相照顾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很多时候,对方无法提供情绪价值,并非不爱我们,而是没这能力。
当我们能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就能更好地理解对方,实现良性沟通。当我们情绪情感发展成熟,就能找到更合适的伴侣。所以,从现在开始,多关注自己的感受吧!
文章素材来源迫切提问burning questions
来源:动物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