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使用了AI生成技术的“智慧老人”视频自称正能量满满,其实用心不良。记者调查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炮制老年类AI短视频成了一条快速起号的捷径。这些AI生成的图片、声音、视频,哄得老年人团团转。
一些使用了AI生成技术的“智慧老人”视频自称正能量满满,其实用心不良。记者调查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炮制老年类AI短视频成了一条快速起号的捷径。这些AI生成的图片、声音、视频,哄得老年人团团转。
“刷到这条视频的你有福了”“奶奶有些真心话要对你说”……在短视频平台上,活跃着这样一些账号,他们自称“智慧老人”,以过来人的口吻说一些心灵鸡汤、人生哲理,就能获得不少点赞。用户头像显示,给这些视频评论的大多数是老年人。
仔细端详,这些仙风道骨的“智慧老人”表情僵硬,与真人说话的神态有明显区别。原来,它们只是用AI模板生成的“数字人”。不过,视频制作者并没有作出任何说明或解释。记者发现,这类面向老年人的AI短视频,如今已成了一条“新赛道”。在电商平台上,有商家专门兜售AI数字老人的制作教程。有博主称,用AI制作这类视频,高频次更新到网上,能迅速涨粉起号。待粉丝量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开始接保健品、中药材的品牌推广单,售卖养生产品,或是索性开通付费课。
制作模板低至一分钱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教程只需要几元钱就能买到,最便宜的居然只要一分钱。记者下单了一份“老人言教程”,卖家很快就发来了资料包,里面包含视频、图片等内容。
这份教程不但详细介绍了制作AI短视频的准备工作、制作技巧、变现方式等内容,还提供了不同类型“智慧老人”的模板。这些“智慧老人”有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有博学睿智的老教授,还有八块腹肌的“健身老人”。但无一例外,它们都是由AI生成的虚拟形象。如果不想用资料包里的模板,还能生成自己专属的“智慧老人”形象。
声音:要明确管理标准
用AI“收割”老年人,已不是秘密。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人对这条老年人情感养生赛道进行揭秘:用AI生成保养有方的老奶奶,分享日常保养小秘诀;或扮成中医世家,分享中医养生小知识,通过带货月入两三万……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提出的《关于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的建议》,引发了社会关注。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要求对文本、音频、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以减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滥用危害。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有评论指出:数字人带货的规范边界到底在哪?对于包括数字人在内的AI生成内容的标注,如何做到更醒目?这些问题都应有更明确的标准。(摘编自《北京晚报》、澎湃新闻)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