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早稻育秧 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16:35 1

摘要:3月25日,记者走进徐古街克昌湾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忙碌景象。田地里,十几名工人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进行育秧盘摆盘、上泥撒种等工序。61岁的李德军便是其中一员,他以前在外地打工,60岁以后回到家乡,在社区打零工。现在在武汉惠万家合作社,他每天都干劲十足。“现在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好时节,武汉惠万家种植专业合作社抢抓农时开展早稻育秧工作,为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3月25日,记者走进徐古街克昌湾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忙碌景象。田地里,十几名工人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进行育秧盘摆盘、上泥撒种等工序。61岁的李德军便是其中一员,他以前在外地打工,60岁以后回到家乡,在社区打零工。现在在武汉惠万家合作社,他每天都干劲十足。“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在合作社干活一天能挣一百多,工作灵活又踏实。”李德军一边手脚麻利地忙碌着,一边满脸笑容地向记者说道,合作社为当地不少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武汉惠万家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早中晚稻和再生稻共1000多亩,目前早稻育秧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为了确保早稻育秧工作顺利开展,我们每天聘请了十几名工人育秧,目前已经完成200亩早稻育秧,预计还有一天就能完成全部育秧工作。大概25天左右,这些秧苗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机插秧工作。”合作社负责人刘红君介绍道。

据了解,今年合作社在育秧过程中引入了2台催芽机。“这种设备可实现精准控温,传统人工方式难以把控,现在通过智能控温系统,一次可完成1000斤种子的标准化催芽。"刘红君说。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分批完成3000余斤优质稻种的催芽工作,为第一批早稻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在种植模式上,合作社采用"分批育苗+机械插秧"模式,相比传统直播方式,预计亩产可达1100斤左右,同时大幅降低田间管理成本。“以前我们采用直播方式,除草特别难,产量也没有插秧稳定。现在我们用插秧机,除草好管理多了。”刘红君感慨道。此外,为了预防秧苗病菌,合作社还使用了拌种剂。“现在气候潮湿,秧苗容易得病,所以必须要用拌种剂来保障秧苗的健康。”

该合作社不仅实现自身生产的转型升级,还积极向周边农户提供机械化服务。刘红君算了一笔账:"我们为其他种植大户提供机插服务,既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又能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实现双赢。"

“为进一步提升育秧效率与质量,减少天气等自然因素对育秧的影响,未来我们计划建设智能化育秧大棚,将配备先进的温控、湿控系统以及自动化灌溉设备,不仅能大幅缩短育秧周期,还能培育出更多优质秧苗,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保障。通过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刘红君满怀期待地说。

来源:武汉农业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