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徐志涛:西藏寄宿制教育解决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问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18:29 1

摘要:针对外媒关注的西藏农牧区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的情况,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徐志涛介绍,西藏地广人稀,特别是在一些农牧区,孩子上学比较困难,分散式的教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西藏根据国家的义务教育法,在部分学校给学生提供寄宿服务。这种寄宿制是完全自愿的,走读或寄宿完

中国网3月28日讯(记者 彭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8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

针对外媒关注的西藏农牧区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的情况,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徐志涛介绍,西藏地广人稀,特别是在一些农牧区,孩子上学比较困难,分散式的教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西藏根据国家的义务教育法,在部分学校给学生提供寄宿服务。这种寄宿制是完全自愿的,走读或寄宿完全由学生和学生家长自己决定。“即使是寄宿的学生,到了周末、节假日都可以回家,与家庭的联系非常顺畅。到底有多少走读、多少寄宿,人数是动态的,根据学生和家长的意愿每年都在变化。在寄宿教育学校里,走读和寄宿学生学习的内容,包括藏语文、藏文化,都完全一样。”

“这种寄宿制教育不仅中国有,不仅西藏有,世界各国也都有,这也是解决地理条件等因素造成的上学难、办学难问题的有效方式。”徐志涛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西藏的寄宿制教育在解决西藏的孩子们“有学上”的基础上,已经更加关注“上好学”,培养学生长期发展能力,“学校里有各种学生社团,我们还推进各种非遗进校园,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建等方式,培育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有效保障了西藏的孩子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是西藏人权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表现。”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介绍,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西藏自治区始终坚持推进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地区优秀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传承。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支持西藏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现有《格萨尔》史诗、藏戏和藏药浴法三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西藏有各级各类代表性的非遗项目2800项,代表性的传承人有1668名。

国家先后投资近4亿元,实施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计划用十年时间,投资3亿元,实施布达拉宫古籍文献《贝叶经》等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目前,除三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外,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61处。汪海洲表示,当前正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进行第四次文物普查,普查结束以后,将进一步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

“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依法保护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汪海洲说,“在公共场所设施、招牌和广告都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藏语言文字标识。目前,西藏已做到藏语文广播有声音、影视有图像、网络有版块、报刊有内容、教学有课本、出版有市场,藏文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藏语文的学习使用从没有达到像今天这样普及的程度。”

来源:中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