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抗战80周年之际,老先生因重病住进重症监护室,生命进入倒计时,却始终对家国念念不忘。
9月3日晚上9点半,102岁的抗战老兵彭长竹长眠了。
2025年抗战80周年之际,老先生因重病住进重症监护室,生命进入倒计时,却始终对家国念念不忘。
对此,他的儿子也是始终记挂着父亲心底的牵挂,特意申请在病房里用手机播放阅兵仪式。
可没人能想到,这场跨越时空的“见证”,会成为老人与这个国家最后的告别......
彭长竹
2025年抗战80周年纪念日当天,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气氛与往日不同。
监护仪发出的“滴滴”声中,多了一丝手机播放阅兵仪式的声响。
病床上的彭长竹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浑浊的左眼紧紧盯着屏幕,右手无意识地攥着床单,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彭长竹
爸,您看,这是咱们的阅兵队伍,多整齐。
儿子俯在老人耳边轻声说着,一边调整手机角度,让老人看得更清楚。
护士站的医护人员透过玻璃窗看着这一幕,没人忍心打断。
此时的彭长竹已经在ICU住了好些天,年迈的身躯让他连说话都变得困难,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半昏迷状态。
前一天晚上,他突然清醒过来,拉着儿子的手含糊地说,想看队伍......
东风-61
儿子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父亲所说的“队伍”,是抗战胜利纪念的阅兵仪式。
屏幕里,受阅部队迈着正步走过广场,装备方阵缓缓驶过,“覆盖全球”的口号透过手机扬声器传出时,彭长竹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
儿子赶紧握住父亲的手,却发现老人的眼角渗出了一滴眼泪,顺着皱纹滑落。
没人知道,此刻老人的脑海里,是否浮现出了1943年常德会战的战场。
常德会战
那时的他们,没有先进装备,只能用步枪和刺刀,在泥泞里与日军厮杀。
这场跨越八十年的“约会”,是老人对青春的回望,更是对家国安宁的最后确认。
而这份确认,也为他的生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报道
彭长竹与战场的缘分,始于1938年的那个秋天。
彼时16岁的他还是桑植县一个普通农家少年,每天跟着父亲在田里劳作。
直到一天,村里来了招兵的队伍,看着征兵海报上“保家卫国”四个大字,彭长竹瞒着家人报了名。
他那时候就想,要是日本人打过来,家就没了,不如去当兵,守住咱们的地。
经过6个月的基础训练后,彭长竹被编了湘西地方部队组成的新编第六军暂5师。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日本侵略者突然强渡新墙河,打算一举端掉北岸的守军,而彭长竹则是跟着部队不退半步,并与敌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
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尽管日军撤离了战场,可他却付出了一只眼被刺瞎的代价。
后来,幸存下来的他被编入了73军,也是大名鼎鼎的虎贲师,只可惜因为伤情太重,部队首长让他回乡继续治疗。
然而,尽管彭长竹不能回一线了,却始终牵挂着抗日前线,思考着能做些什么。
彭长竹
突然有一天,他得知了抗战前线紧缺药品,打算在当地筹建药厂的消息,便二话没说一头扎了进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年代给生药厂干活,可是没有工钱拿的,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来。
可彭长竹却没有丝毫的怨言,不仅参与了“生药厂”和“百根冰”酒厂的筹建工作,还负责了采药、洗药、切药、烘干、碾药、制药、研制药酒等一些列工序。
等药制作、筹备完后,他亲自拿着药,奔走到长沙、吉首、常德及湖北当地,给兄弟部队们送药。
彭长竹
1941年,他们还发明了专治疮毒的“一天膏”和“痔疮粉”、专治疟疾的“救驾星”,专治痢疾的“痢疾饼”,防止中暑的“泗泗水”等七种药品,且一并送上了前线供战地医院,救治伤员。
后来,在战地医院期间,彭老解除到了咱们地下的同志,也是非常认同咱们的价值观,为后期转身埋下了伏笔。
1943年冬,由于国民党将领薛岳的“天炉战法”被破,敌人一路打到了常德,抗战形势进一步恶化。
常德会战
彭长竹在听说此消息后,立马向当地长官表达了参加一线战斗的意愿。
后来,他在“光复常德”的巷战中,与日军展开了生死较量,最终成功就敌人赶出了城区,身上受了不少伤。
新中国成立后,彭老依旧延续了先前“闲不住”的特性,在当地担任起了生产队长的指责。
直到80多岁的时候,他还牵头公益事业,给当地村子挖水源、救助孤儿、帮助孤寡老人10多个。
彭长竹
令人敬佩的是,回到桑植后,他从不主动提起自己的战功,只是默默种地、养蚕,把所有的勋章都藏在木箱底。
直到2015年,桑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抗战老兵普查,工作人员才从老人的木箱里翻出了三枚勋章。
分别是常德会战纪念章、抗日有功勋章和重伤荣誉勋章。
这些勋章上的锈迹,是老人青春最真实的印记,也是那段烽火岁月里,无数普通战士舍生忘死的缩影。
彭长竹
在ICU观看阅兵时,彭长竹加快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让在场的医护人员都红了眼眶。
这份激动的背后,是一位抗战老兵对“胜利”的执念,他们当年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想要的从来不是勋章,而是国家的强大、百姓的安宁。
彭长竹在看完阅兵后,曾含糊地对儿子说,放心了。
这简单的三个字,是他对国家的信任,也是对自己一生奉献的释然。
而这份释然,让他在当晚安详离世时,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
信源:大河报 2025年9月4日关于“一生报国,终得圆满 102岁抗战老兵ICU看阅兵后安详离世”的报道
信源截图
彭长竹老人在看完阅兵后安详离世,他用最后一眼,见证了国家的强大,用一生,诠释了家国情怀。
他的故事,是无数抗战老兵的缩影。
他们曾是少年,却在战火中成长为战士、他们曾流血牺牲,却从未抱怨、他们如今渐渐老去,却依然牵挂着国家。
致敬彭长竹,致敬所有抗战老兵,致敬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的英雄。
愿我们以奋斗为笔,以行动为墨,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让英雄们用青春换来的和平与繁荣,永远延续下去。
来源:九初浅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