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谁之过?宗教分歧为何会演变成现代屠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18:08 1

摘要:巴以冲突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为争夺巴勒斯坦地区的生存权与控制权而引发的一系列国际性事件,其冲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历史、宗教及民族纠葛,且在近现代因政治、领土等因素不断激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难题。

巴以冲突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为争夺巴勒斯坦地区的生存权与控制权而引发的一系列国际性事件,其冲突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历史、宗教及民族纠葛,且在近现代因政治、领土等因素不断激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难题。

犹太人秉持巴勒斯坦是神赐 “应许之地” 的观念,其起源可追溯至犹太教经典《塔纳赫》,基督教《圣经》也有相关记载。在《圣经》描述的世界初创时期,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后代不断繁衍。诺亚在大洪水中幸存,他的三个儿子闪、含、雅弗成为不同人种的祖先,犹太人便是闪族的后裔。

亚伯拉罕被视为犹太民族的始祖,他与上帝立约,遵照上帝的指示前往迦南地区(即现今巴勒斯坦一带),自此迦南成为以色列人心中神圣的应许之地。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曾与天使摔跤,之后被赐名以色列,他的 12 个儿子成为犹太人的十二列祖。

不过,不同宗教典籍对于相关人物和事件的记载存在差异。例如,犹太教《塔纳赫》与基督教《新约》在对犹大的描述上就截然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义分歧。

公元 70 年,罗马大军围困耶路撒冷,犹太教圣殿惨遭摧毁,犹太人随后被驱逐出这片土地,开始了长达近 2000 年的流浪生涯。在流浪期间,部分犹太信徒创立了基督教。基督教虽脱胎于犹太教,却打破了犹太教只在内部传播的限制,宣扬人人信耶稣皆可上天堂,这一理念使得基督教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

公元 610 年,伊斯兰教诞生,穆罕默德受天使启示,其言论被整理成《古兰经》。伊斯兰教承认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部分历史框架,但认为其中部分内容存在偏差。

三大教派虽都尊崇亚伯拉罕,将耶路撒冷视为圣地,然而在教义解读和关键人物认知等方面的分歧,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19 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各地饱受排挤和迫害的犹太人发起了犹太复国运动,其中锡安主义思想主张犹太人重返锡安山,重建犹太国。

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下,犹太人开始有组织地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当时,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出于宗教情感等因素,最初对犹太人的到来予以接纳。到 1914 年,大约有 7 万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的《贝尔福宣言》,这一宣言极大地加速了犹太复国的进程。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战败解体,巴勒斯坦地区由英国托管,在英国的政策影响下,更多犹太人迁入此地。

然而,部分犹太人的行为逐渐引发了当地阿拉伯人的不满,英国不得不开始限制犹太移民数量。1939 年二战爆发,欧洲陷入战火纷飞之中,犹太复国运动因此受阻,纳粹德国更是在万湖会议后,对犹太人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政策,导致大量犹太人丧生。

二战结束后,许多犹太人迫切逃离满目疮痍且充满仇恨的欧洲,部分人选择来到巴勒斯坦,再次得到了当地阿拉伯人的接纳。随着周边阿拉伯国家纷纷独立,犹太人建国的愿望愈发强烈。1947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181 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但该决议使得犹太人获得了比当时实际控制区更多的土地,这一结果严重损害了阿拉伯人的利益,引发了他们的强烈抗议。

1948 年,以色列宣布独立,周边阿拉伯国家随即发动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得到英美等国的支持,以色列不仅成功抵御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还占领了更多土地。大量巴勒斯坦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主要聚集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为了反抗以色列的占领,巴勒斯坦反抗组织陆续出现,其中法塔赫成为最大的武装组织,并联合其他组织创立了巴解组织,试图通过武装斗争解放巴勒斯坦。

在第二次、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凭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进一步扩大领土,占领了西奈半岛、加沙地带等地,巴以矛盾由此愈发尖锐,冲突不断升级。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和叙利亚向以色列发起进攻。战争初期,阿拉伯联盟占据优势,然而随着美国对以色列的大规模援助,以色列逐渐扭转战局。战后,埃及与以色列进行和谈,成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这一行为遭到了阿拉伯世界,尤其是巴勒斯坦人的强烈谴责。

1987 年,以色列军车闯入加沙难民营,导致巴勒斯坦百姓死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巴勒斯坦第一次人民起义,阿拉法特宣布巴勒斯坦国独立。

1993 年,以色列与巴解组织达成奥斯陆协议,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部分领土,巴解组织则承认以色列国,并承诺放弃暴力斗争。但双方内部均存在反对声音,1995 年以色列总理拉宾就因推动和平进程而遭极端分子刺杀,与此同时,巴勒斯坦解放势力中部分激进组织也不时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奥斯陆协议将约旦河西岸划分为 A、B、C 三个区域,以色列还在西岸建立了隔离墙和关卡,严重影响了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此后,巴勒斯坦内部逐渐形成两派,法塔赫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巴以问题,哈马斯则坚持武装斗争。2001 年,加沙机场被以军炸毁,陆路、海运被封锁,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生活陷入绝境,这进一步促使哈马斯坚定武装斗争的诉求。

2023 年 10 月 7 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此次冲突强度和烈度为过去数十年所罕见。以色列针对加沙地带发动的大规模空袭造成数百平民伤亡.

尽管国际社会不断呼吁停火和谈,但由于以色列态度强硬,且其主要支持者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 “拉偏架”,在外交和军事层面偏袒以色列,使得巴以和平进程依旧任重道远,停火协议的达成困难重重,无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民众仍生活在冲突的阴影之下,和平的曙光似乎仍被厚重的阴霾所遮蔽。

来源:奇圆科普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