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公园噪声治理,静境声学定向音柱成城市声态治理新方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16:11 1

摘要:公园里的噪声扰民怎么办?在CCTV13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近日推出的专题报道《城市公园,如何更好玩?》中,深圳多个公园引入静境定向音柱技术破解噪声扰民难题的实践,获得重点报道。

公园里的噪声扰民怎么办?在CCTV13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近日推出的专题报道《城市公园,如何更好玩?》中,深圳多个公园引入静境定向音柱技术破解噪声扰民难题的实践,获得重点报道。

公园管理新挑战:如何平衡市民活动需求与宁静环境?

随着城市公园数量快速增长,市民活动需求日益多元,噪声扰民问题逐渐成为管理难点。广场舞、合唱团等群体活动往往因声音交织、扩散,引发周边居民投诉。传统的管理方式多依赖人工巡查和劝导,治理效果有限。

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运行监管部副部长史鸿基在央视采访中表示:"公园作为普惠性公共服务设施,理应是为人民所共享的。现实工作中,单方面依靠自律或公序良俗的约束,还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的实施,以立法形式明确公园功能分区、噪声限制等管理要求,为公园噪声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真正让条例落地的,还需要创新技术的支撑。

技术破局:定向声技术让声音精准传播

报道中重点介绍了深圳公园采用的定向音柱技术。史鸿基副部长介绍道:“通过定向声波传播的原理,将音乐声集中在活动区域内,活动区域外的音量较传统音响能降低6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报道中出现的定向音柱设备,正是静境声学自主研发的。目前,深圳已在莲花山公园、龙潭公园等11个公园部署了静境声学定向音柱,并计划新增13个点位,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龙潭公园实践案例:从月投诉25件到零投诉的转变

继央视报道后,深圳官媒对龙潭公园进行了深入走访报道。龙潭公园通过科学布局静境定向音柱,成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

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政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副主任林玉礼介绍:"安装静境声学定向音柱后,活动区域内的声音清晰度得到保障,而周边得居民区噪声值显著下降。广场舞队伍和周边居民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真正实现了双赢。"

实测数据显示,音响的正前方,也就是市民跳广场舞的区域的声音是85分贝以上,而音响背后5米左右的声音是56.5分贝,降噪效果显著。公园管理部门原来每月受理噪音扰民诉求约25件(占诉求总量21.1%,是投诉最多的内容),安装静境定向音响后,龙潭公园关于广场舞噪音的投诉直接降为零。

静境声学:技术创新让城市"声"态更和谐

静境声学深耕定向声技术多年,采用超声波与波束成形双平台定向声技术,能够将声音精准控制在特定区域内。这一技术特点完美契合了城市公园对"动静分区"、"和谐共生"的管理需求。

深圳拥有1320个公园,是中国公园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静境声学在深圳就已部署500+台设备,覆盖8个行政区、29个街道、102个社区,为全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噪声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从公园到社区,从广场到学校,静境声学正在用技术创新助力构建更加和谐、文明、宁静的城市声环境。


来源:静境声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