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发力智能化,首次应用“视觉锥”、纳米涂层风挡玻璃、视平线全景显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17:36 1

摘要:3月26日,宝马举办了中国创新日活动,向外界展示了其面向未来的核心创新成果。宝马首次深度披露了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AI融合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并宣布与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深化合作,加速大语言模型上车。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现了宝马在数字化浪潮中转型的技术雄心,

3月26日,宝马举办了中国创新日活动,向外界展示了其面向未来的核心创新成果。宝马首次深度披露了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AI融合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并宣布与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深化合作,加速大语言模型上车。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现了宝马在数字化浪潮中转型的技术雄心,更凸显其“以中国为先”的市场理念。

此次发布的“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首次引入“视觉锥”设计理念,通过神经科学原理重构信息布局。该系统将核心驾驶信息精准投射至驾驶员中央视野区,娱乐与舒适功能则分布于视线周边,大幅减少驾驶中视觉焦点切换频率,真正实现“眼不离路,手不离方向盘”。为配合这一设计,宝马开创性地采用自研超近距投影平视显示技术,以专利纳米涂层风挡玻璃替代传统仪表盘,打造出4K级视平线全景显示。这项全球首创的技术不仅提供远视野、抗偏光干扰的清晰画面,更释放了座舱空间,配合纵向双辐方向盘的革新设计,在极限驾驶场景中确保操控稳定性。

中国市场的深度定制化成为另一大亮点。自2018年起,宝马在中国设立全球第二家SkyLab人机交互研究中心,基于超600万用户脱敏数据,针对本土数字生态进行近100项功能优化。例如专为中国用户开发的“视平线大屏看歌词”功能,将音乐赏析与行车安全巧妙结合。为确保交互设计的安全性,宝马研发团队历时三年开展行业独有的眼动仪追踪测试,通过分析超过50万组眼动数据,优化界面动画频率与信息密度,最大限度降低驾驶分心风险。

在电子电气架构领域,宝马宣布新世代车型将搭载革命性的全新架构,其核心是由4台高性能计算单元构成的“超级大脑”,集成算力较现行系统提升20倍。这套架构构建起覆盖全车的数字化神经网络,支持高达1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为软件定义汽车奠定硬件基石。据悉,新世代车型软件体量将突破5亿行代码,涵盖逾千个功能模块,开发过程中最高支持7.5万个虚拟CPU协同作业,单日可完成20万次软件构建。宝马中国研发团队透露,该架构采用开发式设计,未来可通过OTA持续升级,确保车辆在全生命周期保持技术前沿性。

“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的亮相则将宝马的运动基因注入数字时代。这套全球首个动力与底盘控制二域合一系统,通过自研动态性能控制软件(DPC)将纽博格林赛道调校经验转化为数字算法,决策链路延时压缩至1毫秒以内,信息处理速度较传统系统提升10倍。在高速过弯、紧急制动等场景中,系统可同步协调动力输出、能量回收与转向助力,让普通驾驶者也能体验赛车手般的精准操控。

宝马与阿里巴巴宣布基于通义大模型开发的BMW智能个人助理将于2026年量产上车,这是豪华品牌首次深度整合中国本土AI大模型。该系统支持多模态交互,不仅能精准解析“导航到三里屯那家灯光最好的咖啡馆”这类模糊指令,还可通过逻辑推演主动推荐充电规划、娱乐内容等个性化服务。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翔强调:“创新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让科技服务于人的本质需求。”

宝马已建成涵盖北京、上海、沈阳、南京的研发网络,拥有超过3000名工程师。中国团队不仅主导了新世代车型30%的核心软件功能开发,更创建了包含设计师、工程师与心理学家的跨学科团队。宝马诚迈科技董事长柯睿明博士指出:“我们从中国数字生态中汲取灵感,再将创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场。”这种双向赋能模式,使中国成为宝马全球创新的策源地。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