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多学科协作 破耄耋老人手术困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8 17:32 1

摘要:“太阳真好啊!春天来了,出院后我也要去春游!”今日早上7点,88岁的黄奶奶(化名)在护士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在病房的走廊上缓慢地散着步,开心地跟护士聊着天。谁能想到,这位精神奕奕、笑容温和的老人因患子宫内膜癌,在三天前才经历了一场子宫全切手术。从术后面色苍白到如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周梦莹)“太阳真好啊!春天来了,出院后我也要去春游!”今日早上7点,88岁的黄奶奶(化名)在护士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在病房的走廊上缓慢地散着步,开心地跟护士聊着天。谁能想到,这位精神奕奕、笑容温和的老人因患子宫内膜癌,在三天前才经历了一场子宫全切手术。从术后面色苍白到如今面色红润,从卧床虚弱到独立行走,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妇产科团队用专业实力,为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打赢了生命“守卫战”。

高龄禁区突围:多学科护航下的“精准战”

自从确诊子宫内膜癌后,黄奶奶的生活质量一落千丈:长期阴道出血导致血红蛋白降低,让她贫血、虚弱、乏力、营养不良,这些持续出血或排液导致老人日常几乎不能出门;随着肿瘤日渐增大,压迫膀胱、直肠,引发尿频、便秘或下腹坠胀,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黄奶奶的睡眠、心情、行走和坐卧,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的同时,也增加了跌倒和血栓风险。

女儿不忍黄奶奶继续受苦,将她送至长沙市第三医院妇产科治疗。

妇产科团队为老人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肿瘤已侵犯子宫肌层、宫颈、阴道、膀胱或直肠,导致尿瘘、肠梗阻、严重疼痛,如再不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癌细胞可进一步转移至肺、肝、骨等器官,长期失血也可导致心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缺氧甚至休克等严重后果。

面对88岁超高龄患者,手术风险犹如悬顶之剑:基础疾病复杂、器官代偿能力下降、术后并发症风险倍增……但妇产科团队并未退缩,多次开展针对性的病情讨论,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术前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为黄奶奶进行心肺功能优化,通过预康复训练提升她的肌肉力量,为手术奠定基础;术中,妇产科主任易旺军带领团队采用损伤更小的精细解剖技术,将手术出血量控制在50毫升以内;术后将黄奶奶送入重症医学科(ICU)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并联合ICU团队制定抗感染方案以降低术后肺炎风险。

新生背后:高龄患者康复就像呵护初生的幼苗

闯过术后“感染关”的黄奶奶回到妇产科病房,此时“疼痛关”和“康复关”是黄奶奶和妇产科团队面临的巨大挑战。

护理团队采用“三阶梯镇痛方案”联合耳穴压豆中医技术,将疼痛评分从5分降至2分,老人感到疼痛明显减轻,睡眠质量得以改善;每日进行3次“唤醒训练”,通过播放家属录音、定向力问答、肢体按摩,有效预防术后谵妄,保护认知功能;每日指导腹式呼吸,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为降低术后血栓风险,医护人员从术后6小时即开始指导黄奶奶进行床旁坐立训练,术后24小时内实现搀扶行走,48小时恢复自主进食。

康复之路、营养先行。针对老人的具体情况,临床营养科定制了“高蛋白食谱”,将每日鱼肉摄入精确到克;康复师用步态分析仪动态调整训练强度,帮助黄奶奶在术后第3天就达成了自主行走的目标。

眼见着母亲恢复得一天比一天好,黄奶奶的女儿赵女士满心感动。“这里的医护人员比我们家属还细心。她们发现母亲听力弱,就把术后注意事项写成大字报;怕她寂寞,就轮流陪她聊年轻时的故事……”赵女士说,家人一直担忧高龄的母亲无法承受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也做好了术后长期卧床的准备。而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治和精心护理,让88岁高龄的母亲康复得超出预期的顺利和快速。

医生提醒:绝经后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典型的信号

易旺军表示,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子宫内壁)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老年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约75%病例发生于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年龄为50岁以上,并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上升,80岁以上女性风险显著增加。

“绝经后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典型的警示信号!”易旺军提醒,老年患者在发现少量血性分泌物或点滴出血时,常因羞于就医或误认为是“老年正常现象”而延误诊断,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建议50岁以上女性特别是绝经后女性合理控制体重,管理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谨慎使用激素类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接受超声检查,关注子宫内膜厚度(正常≤4毫米),以降低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

“年龄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区!”易旺军表示,对于罹患妇科肿瘤的高龄患者而言,精准评估患者状态,集结多学科力量全程护航,就可赢得一线生机。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