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GPU市场“消费级狂飙,企业级蛰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15:29 4

摘要:9月2日,JPR发布的二季度GPU市场数据:PC GPU出货量环比增长8.4%至7470万件,而数据中心GPU仅增长5%。在英伟达凭借RTX 50系列拿下独立GPU市场94%份额的同时,AMD市占率跌至6%,英特尔近乎出局。这场由AI与游戏需求驱动的变革中,技

9月2日,JPR发布的二季度GPU市场数据:PC GPU出货量环比增长8.4%至7470万件,而数据中心GPU仅增长5%。在英伟达凭借RTX 50系列拿下独立GPU市场94%份额的同时,AMD市占率跌至6%,英特尔近乎出局。这场由AI与游戏需求驱动的变革中,技术代差与关税扰动正重塑全球GPU产业版图。

GPU,即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又称显示核心、视觉处理器或显示芯片,是一种专门用于个人电脑、工作站、游戏机及部分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处理图像与图形运算的微处理器。根据应用领域,GPU可分为移动端和桌面端,其中桌面端进一步细分为服务器GPU和PC端GPU。

从结构上看,GPU通常包括图形显存控制器、压缩单元、BIOS、图形与计算阵列、总线接口、电源管理单元、视频管理单元及显示接口。GPU的出现减轻了计算机对CPU的依赖,并分担了部分原本由CPU处理的工作。最初,GPU主要用于渲染2D和3D图像、动画及视频,如今已发展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硬件支撑。

2020年至2024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2.4%。数据显示,从2020年的较低起点起步,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35,000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GPU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与需求激增。数据预测表明,未来几年全球GPU市场将持续加速扩张,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GPU产业链分为上游制造、中游IC设计及下游应用三大环节。上游涉及半导体材料供应与生产设备提供,例如SUMCO、信越化学等企业提供原材料,阿斯麦、东京电子等公司提供关键设备支持。中游以GPU芯片设计与制造为主,英伟达、AMD、英特尔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EDA/IP供应商如新思科技和ARM助力前期开发。制造环节则依赖台积电、三星等顶尖晶圆厂完成生产,而日月光、安靠科技等封测企业确保产品质量。整个产业链技术壁垒较高,尤其是在先进制程工艺的研发上需要巨额投入和技术积累。

综上所述,GPU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组件,不仅支撑了庞大的消费级市场,还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处理进步的关键力量。随着技术持续迭代,该行业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发展。

截至2025年,全球GPU市场竞争格局仍由少数巨头主导,英伟达、AMD和英特尔构成行业的核心力量。最新数据显示,英伟达在全球数据中心GPU市场的份额高达92.0%,彰显其在AI算力芯片领域的绝对优势。紧随其后的是AMD,市场份额为4.0%,而其他厂商如英特尔、Cerebras、Groq及华为等仅占较小比例。这种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反映了GPU行业的高进入壁垒以及技术创新对市场份额的决定性作用。

从技术路线看,英伟达凭借其成熟的CUDA生态系统,在AI训练与推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相比之下,AMD虽在高性能计算(HPC)方面有所突破,但整体市场份额仍不及英伟达。英特尔正通过推出新的GPU产品线加速追赶,但目前影响力有限。值得注意的是,非GPU架构(如TPU、定制ASIC等)的发展正逐步侵蚀传统GPU的部分应用场景。

在AI驱动的云计算场景中,GPU已成为构建高效能数据中心的关键组件之一。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全球GPU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2.5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128.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3.4%。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基于GPU的云服务支持大规模AI模型训练与推理任务。与此同时,主要云服务商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及谷歌云加强了与GPU供应商的合作,并积极探索自研AI专用芯片以降低对外部供应的依赖。

(图片来源:行行查数据库)

边缘计算作为另一重要方向,更注重低延迟处理能力。在此背景下,GPU因其强大的并行计算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然而,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部分企业倾向于选择针对特定用途优化的小型化或专用型加速器解决方案。例如,一些初创公司正在开发面向物联网设备的轻量级AI芯片,以提供经济高效的本地化数据分析选项。

商业模式方面,除传统的硬件销售外,近年来涌现出更多创新形式。例如,英伟达不仅巩固了其顶级GPU制造商的地位,还积极拓展软件和服务业务,推出了包括DGX Cloud在内的多项云端AI服务平台。这类“即服务”模式允许客户按需访问高性能计算资源,降低了初始投资门槛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此外,新兴企业如CoreWeave通过提供灵活可扩展的GPU租赁方案迅速崛起,成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全球GPU市场仍呈现寡头垄断特征,但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变化,未来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对于希望抓住机遇的新进入者而言,聚焦细分市场、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是制胜关键。同时,软硬件协同发展的策略也将直接影响各参与者的竞争力。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

来源:行行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