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儿庄区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达 48.66 亿元,可比价增幅达4.8%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17:30 1

摘要:刘强介绍说, 2024年,台儿庄区农业农村局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奋力开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以“五小变五大”工作思路为引领,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台儿庄模式。

3月28日下午,台儿庄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台儿庄区农业农村局新闻发布会,台儿庄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强作新闻发布。

刘强介绍说, 2024年,台儿庄区农业农村局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奋力开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以“五小变五大”工作思路为引领,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台儿庄模式。

农业产值稳中有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 43.7 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99.41%,连续 7 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三增”。2024 年全区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 48.66 亿元,可比价增幅 4.8%。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全区设施蔬菜、食用菌种植面积2.8万亩,林果种植面积1.2万亩,发展“按揭农业”3960亩,建成高标准冬暖式大棚474座,年产蔬菜食用菌60余万吨。“按揭农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典型做法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改革案例,并推荐至中央改革办。建成高标准冷链物流基地 2 处,补齐了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短板。

农产品持续向优而行。穆柯寨甜桃、涧头集长茄、泥沟平菇、涛沟桥大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2024 年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7家、累计达39家,实现营业收入47.58亿元、增长4.76%。

片区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双十百千”工程,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建设省市级示范片区6个,覆盖 5 个镇46个村;累计建成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86个。2024年实施衔接资金项目88个、涉及财政资金5772.5万元,累计建成帮扶产业项目122个、资产8797万元。

2025年,台儿庄区将积极践行“五小变五大”工作思路,以“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理念为引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着力推进片区建设提质扩面、乡村产业提优扩规、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乡村治理提效赋能,努力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台儿庄篇章。

重点实施“1236”工程,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1236”工程,即:唱响中国长茄之乡1个品牌;建设良安益农、兰祺菌菇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高标准打造涧头集镇“伊运茄乡”、泥沟镇“菇韵兰祺”、运河街道“康养运河”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扎实推进粮油单产提升、高标准农田、设施蔬菜、畜牧渔业、农产品加工、生态循环农业等6大类项目建设。

聚焦稳产保供,守牢粮食安全基本盘。大力实施粮食单产和品质提升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75 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 30.6 万吨以上。认真践行大食物观,保障蔬菜、禽蛋奶等供给,持续稳定生猪生产,推广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养殖,年内完成生猪出栏 40万头、禽出栏 400 万只,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 52 亿元,可比价增幅 5%以上。要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全年新认定绿色食品2个以上,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强化衔接资金项目和扶贫资产管理,全面完成2025年度衔接资金项目,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突出富民产业,实施好衔接资金项目,补齐必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聚焦产业振兴,实现农业发展全链条。持续巩固“按揭农业”成果,着力推进产品优化升级。以涧头集长茄为主导,加快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擦亮中国长茄之乡品牌;加快良安集团和兰祺农业科技公司混改步伐,壮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打造食用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借助强县帮扶弱县机遇,加强与黄岛协作,着力打造农产品供应基地,带动全区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围绕张山子甜桃、涛沟桥大米、祥和乳业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一二产贯通、农文旅融合,培育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各不低于3家。

聚焦片区引领,高水平建设“双十”片区。建立完善“国企合作、民企投入、合作社联动、村民参与”联合利益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推进“伊运茄乡”“菇韵兰祺”“康养运河”示范片区建设,为2025年全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议打下坚实基础。统筹各方力量,积极争创“菇韵兰祺”省级衔接推进区、“梦享马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新建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4个。

聚焦重点攻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引领,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实施1.8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打造智慧农田示范区;积极推进投资1300万元的安宁果蔬高效设施农业提升、投资5000万元的泥沟镇肉牛繁育项目、1000亩伊运水产智慧渔业;争取上级财政衔接资金补助不低于5000万元,实施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补齐必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争创泥沟镇“菇韵兰祺”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按照“一线二厂十品”的发展总体思路,形成有特色、有体量、有业态、能增收的衔接推进区创建模式。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