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传来重磅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重大突破,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显著提升,标志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向工程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环流三号创“双亿度”纪录 核聚变工程化应用再突破
3月28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传来重磅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重大突破,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显著提升,标志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向工程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技术突破细节
此次实验自主研发的加热、控制与诊断设备首次全流程运行,多项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研团队独创性提出芯部能量约束调控方法,攻克了亿度级高温下等离子体的稳定控制难题,为后续获取可控核聚变反应核心数据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合作深化
中国深度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近期亦取得进展。2月29日,ITER组织正式与中法联合体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中国团队在磁体支撑、电源系统、反应第一壁等核心部件研发中承担重要任务。
通过国际合作,我国不仅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更为自主建造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积累关键技术。
国家战略布局加速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核聚变技术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明确支持受控核聚变技术研发,多地政府亦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创新。国际层面,美、日、英、欧盟等均将核聚变视为未来能源革命关键,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全球竞赛升温
核聚变工业协会(FIA)预测,2031-2035年有望突破商业化瓶颈。当前全球私营核聚变企业数量激增,截至2023年初已吸引超60亿美元投资。
中国企业在紧凑型装置研发方面表现突出,多家机构实验装置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全球核聚变技术迭代注入新动力。
相关概念股梳理:
联创光电
子公司联创超导的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的磁约束系统,具备节能优势。
国光电气
参与ITER计划,聚焦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生产的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
西部超导
公司为ITER项目提供了Nb3Sn超导股线等关键材料,展现了其在超导材料研发方面的实力。
东方电气
公司在核聚变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其研制的托卡马克装置核心部件偏滤器已应用于多个核聚变实验项目。
安泰科技
安泰科技为ITER项目提供了钨铜复合部件等关键材料,展现了其在核聚变材料研发方面的实力。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可控核聚变”最强黑马,背靠中科院,逻辑很硬!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炂纵㞻:小羊看市,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1、公司与中科院核聚变研究单位等科研机构签订了供货合同,为其提供超导材料支持,是国内唯一实现百米级超导带材量产的企业。
2、与中核集团、能量奇点等头部机构建立深度合作,2025年已签订单覆盖ITER二期、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等项目,潜在合同规模超20亿元。
3、股东户数连续4期骤减25%,散户少,筹码高度集中。
4、股价高位回撤70%,现价6元左右,底部预期差极大,社保基金常年重仓套牢,成长空间巨大。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