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去年我开始读书,不沉迷于短视频里碎片化知识,沉迷于那些不着边际嬉笑怒骂,看完也是空唠唠的,现在头条平台新规对 AI 文章整理顿,我们有必要静下心去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笔才有神,
文|南山天池
从去年我开始读书,不沉迷于短视频里碎片化知识,沉迷于那些不着边际嬉笑怒骂,看完也是空唠唠的,现在头条平台新规对 AI 文章整理顿,我们有必要静下心去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笔才有神,
我想人到中年,越发觉得需要几本拿得出手的史书——不是装点门面,是真正能读进心里,照见自己、安顿自己的那种。这10本翻旧了的书,大概就是我这些年最值回票价的“投资”: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笔下的六个人,像极了中年人生的六面镜子:万岁的孤独、清官的执拗、武将的挣扎……原来几百年前的老故事里,早就写透了我们的不甘与妥协。
《资治通鉴》
司马光岂止是在写历史?他是在教人怎么在世道里活明白。什么时候该咬牙挺住,什么时候该低头转弯,那些血泪换来的道理,比白酒还呛喉,也更能解忧。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让朱元璋、张居正、戚继光全都“活了”过来。原来英雄好汉也要养家糊口、应付领导、焦虑头发……读着读着,突然觉得自己那点破事也不算事儿了。
《曾国藩家书》
一部晚清“996大厂高管”的摸爬滚打实录。骂同僚、教子女、养生发、写日记——中年男人的那点拧巴、野心和坚持,全被他用毛笔写得清清楚楚。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这本书,堪称中国式人情社会的顶级教程。王家谢家怎么运筹人脉、穿越乱世?那些台面下的规矩和选择,比任何商战片都来得犀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先生五堂课,拆穿了多少非黑即白的幻觉。封建≠落后,集权≠高效——人到中年总该有点深度,看清游戏规则,才不做随风倒的韭菜。
《潜规则》
吴思像一位冷眼老江湖,把千年来的灰色逻辑一层层剥给你看。为什么好人难做、好事难成?读懂这本书,职场官场少踩十年坑。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
刘勃带你走进《史记》背后的血性与孤独。当现实砸碎理想,是一个人挺住?还是跪下去?司马迁用一支笔回答:中年人最后的体面,是自己挣的。
《南明史》
顾诚写的哪是亡国?分明是人性在绝境中的修罗场。忠奸善恶、进退得失……读得后背发凉,也读得心头透亮。
《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用鸦片战争狠狠抽醒每个自以为是的系统:垮掉的从来不是刀枪,是脑子。中年人若怕什么,该怕的就是思维锈住。
这些书,不会直接给你升职加薪的捷径,但它们能让你:
· 在酒过三巡时,接得住话、稳得住场;
· 在孩子问“爸爸明朝为什么灭亡”时,不至于只会刷手机;
· 在自己站在十字路口时,看得清大势、守得住初心。
历史不是老男人的避难所——
是烽火台,是压舱石,也是一杯深夜自斟的醒酒茶。
朋友们:
去安心的读几本书吧,不再去追热点。去关心流量,去为几个铜板去写,心如明镜天地宽。
你有多久没有沉下心来,完整的读过一本书了?
你的书架里,缺了哪一本?
或者…你已经翻烂了哪一本?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来源:南山天池杂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