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3:51 2

摘要: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全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以“水”为喻,将“道”与“水”的特性相类比,认为“水”是“道”的体现。水具有柔弱、谦卑、包容、滋养万物而

大家好,这期视频日记聊道家经典“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关注加点赞,值得反复看。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全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以“水”为喻,将“道”与“水”的特性相类比,认为“水”是“道”的体现。水具有柔弱、谦卑、包容、滋养万物而不争的特性,和八十一章“天之道,为而不争”高度吻合。“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一连七个“善”是“为”的具体内容和特征,“不争”是道的最高境界,没有什么好担忧的。《道德经》第八章通过“水”的比喻,阐述了“道”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是柔弱、谦卑、不争、包容的,它不与万物相争,却能滋养万物。这种“不争”的精神,正是“道”的体现。老子通过“水”的特性,强调了“不争”的重要性,认为“不争”是“道”的体现,是“善”的最高境界,水是为而不争最好的比喻,最接近于道。和昨天视频日记聊儒家讲“水有九德”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儒家没有“不争”二字。纵观儒家整体思想,“不争”的思想也是有的,做人不必斤斤计较,个体服从集体,要有全局观等。个人观点小结,儒道两家思想基本雷同,只是在各自表述的时候,所用文字不同。“为而不争”可以这么理解,每个人“为”的能力有大小,能做到“不争”,就不用担忧啦。“为而不争”是修身,是自修。

好,这期视频日记聊到这里,点赞加关注,少走弯路早致富。

来源:艺阳之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