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乙烯产业链大洗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16:39 1

摘要: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聚乙烯(PE)行业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和反倾销调查等手段。2024年,美国作为中国聚乙烯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之一,其进口占比达到17.24%。美国对中国聚乙烯产品加征10%的关税,导致中国进口聚乙烯的成本显著上升。此外,美国还对中国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聚乙烯(PE)行业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和反倾销调查等手段。2024年,美国作为中国聚乙烯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之一,其进口占比达到17.24%。美国对中国聚乙烯产品加征10%的关税,导致中国进口聚乙烯的成本显著上升。此外,美国还对中国部分塑料制品出口实施限制,进一步影响了中国聚乙烯下游产品的出口

这些制裁措施对中国聚乙烯产业链上下游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进口端来看,关税的增加使得中国从美国进口聚乙烯的成本上升,导致部分订单流失。同时,美国对中国塑料制品出口的限制措施,使得中国下游产品的出口受到冲击,进一步抑制了国内聚乙烯的需求增长

然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乙烯项目布局仍在持续推进,这表明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并未因美国的制裁措施而动摇。例如,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企业仍在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建设新的乙烯装置。这些企业可能希望通过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023年,我国乙烯总产能跃升至5174万吨/年,仍是全球乙烯第一产能大国。目前我国乙烯拟在建项目较多,2024年计划新增产能445万吨/年,仍处于扩能高峰期,除了民营企业,还有外资企业也纷纷加入。巴斯夫(100万吨/年)、埃克森美孚(100万吨/年,在建)等国际石化巨头通过独资石化项目积极投身于中国市场,壳牌、英力士、SABIC及沙特阿美等国际知名能源企业采取合作策略与国内石化企业携手并进。

1.巴斯夫

随着欧洲化公司行业步入调整期,巴斯夫选择关闭欧洲部分产业,将业务重点逐渐“东移”。此前曾宣布,2025年将对欧洲业务进行深度调整,包括关闭德国路德维希港总部及周边多座工厂。

巴斯夫近期宣布,计划年内完成对中国湛江一体化基地的20亿欧元追加投资(占其年度总预算的40%)。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作为其在华最大单笔投资项目,总投资100亿欧元,近期迎来关键进展。

巴斯夫曾表示对中国的市场一直充满信心,短期内有挑战,但长期看,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在今后10年,巴斯夫四分之三的产能将来自中国。

南京一体化基地

由巴斯夫集团与中国石化按照 50:50 股比投资兴建的一体化综合生产基地,合资的扬巴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5年全面建成投产,并于2011、2014年分别完成两次大型扩建工程,采用目前世界先进技术建设并运行74万吨乙烯和下游石化产品的一体化石油化工生产基地。

2024年8月30日上午,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新建1套100万吨/年乙烯蒸汽裂解装置(含废碱氧化单元)、1套50万吨/年汽油加氢装置、1套62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共3套工艺装置及相关公辅工程等配套设施。所产乙烯、丙烯全部用于下游新建扬子石化聚烯烃新材料项目和扬巴公司三期项目。

湛江一体化基地

巴斯夫独立运营,运营建成后,该基地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生产基地,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基地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

2020年,湛江一体化基地首批生产装置正式开建。2022年7月,巴斯夫欧洲公司作出最终投资决策,宣布全面推进湛江一体化基地建设。该阶段将聚焦于建设一体化基地的核心,包含一套蒸汽裂解装置以及多个下游装置,并计划于2025年底启动,从而进一步支持巴斯夫在华持续的业务增长。项目后续阶段将扩建更多下游装置,实现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计划从2028年开始投入运营。

2.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总投资约100亿美元,分两期建设,项目位于惠州大亚湾石化区。一期项目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以及两套年产共计120万吨的高性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一套世界最大单体年产50万吨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两套年产共计95万吨的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装置,以及重件码头等多个配套工程。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年。

惠州乙烯一期项目2025年2月实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投产。

2024年11月28日,惠州乙烯项目160万吨/年乙烯装置已交工进行调试,标志着项目最为关键的里程碑节点顺利达成。

3.壳牌

壳牌近期宣布出售欧美部分化工资产以优化全球布局,同时追加对华投资。其与中海油合资的中海壳牌惠州大亚湾石化综合体扩建项目已通过最终投资决定,计划新建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及32万吨/年特种化学品生产线,重点生产聚碳酸酯等高端材料,瞄准新能源装备及电子电气领域需求。和中海石油化工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惠州建设乙烯项目,目前三期项目已启动。

惠州一期乙烯项目

中海壳牌一期于2006年投产,包括100万吨/年乙烯、30万吨全密度聚乙烯、15万吨低密度聚乙烯、24万吨聚丙烯、29万吨环氧丙烷、8.5万吨多元醇、6万吨丙二醇、16.5万吨丁二烯、27/32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等11套装置,其中29万吨/年PO装置采用PO/SM法。

惠州二期乙烯项目

中海壳牌二期自2018年4月开始陆续投产,总投资228亿,包括120吨/年乙烯装置、18万吨/年丁二烯装置、15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5万吨/年丁烯-1装置、25万吨/年烯烃转化装置、3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25万吨/年丁辛醇装置、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30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15/48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等11套生产装置。其中,3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和25万吨/年丁辛醇装置(包括10.6万吨/年正丁醇和12万吨/年丁醇)于2018年4月投产。30万吨/年PO装置于2021年投产,自此中海油PO产能达到59万吨/年。

惠州三期乙烯项目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总投资额约521亿元,以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为核心,将建设18套化工装置、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

包括160万吨/年乙烯装置、30.5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146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11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64.5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装置、60万吨/年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装置、40万吨/年线性α-烯烃(LAO)装置、13万吨/年异构化及歧化(ID)装置、13万吨/年壳牌氢甲酰化(SHF)装置、5万吨/年聚α-烯烃(PAO)装置、50万吨/年聚丙烯(PP)装置、100万吨/年乙苯(EB)装置、87.5/40万吨/年苯乙烯-环氧丙烷(SM-PO)装置、45万吨/年聚醚多元醇(DMC-POD)装置、10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POP-POD)装置、27/8万吨/年MTBE/丁烯-1装置,及配套的储运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等。

2024年12月3日,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组(IMPT)在北京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举行了160万吨/年乙烯四机项目开工会,标志着这一国内在建最大乙烯装置项目正式启动

4.英力士

与中国石化合资成立中石化英力士(天津)石化有限公司,双方以50:50股比设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中国石化正在建设的120万吨/年天津南港乙烯项目。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项目

项目地点:天津市滨海新区

项目内容:南港乙烯项目是中国石化南港高端新材料产业项目集群的代表项目,工程以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龙头,沿C2、C3产品链向下游延伸发展,包括:120万吨/年乙烯装置、15万吨/年丁二烯装置、9/4万吨/年MTBE/丁烯-1装置、5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3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50万吨/年HDPE装置、30万吨/年LLDPE装置、10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EPE)装置、1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装置、20万吨/年α-烯烃(LAO)装置、13万吨/年丙烯腈装置、30万吨/年PP装置、30万吨/年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装置,同时配套建设必要的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2024年11月11日,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打通全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

5.SABIC及沙特阿美

沙特阿美联合中石化、福建炼化投资的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于2025年2月完成设计中标,总投资711亿元,规划建设全球最大年产150万吨乙烯装置,瞄准高端聚合物及工程塑料市场。此外,其收购恒力石化10%股份,深化聚酯产业链整合。

中沙(天津)石化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沙特基础工业投资公司以50:50股比共同出资设立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

2010年1月,其100万吨/年乙烯装置一次试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产品。2021年1月17日,该公司乙烯扩能改造项目新增裂解炉及冷箱系统投料试车一次成功,乙烯产能由100万吨/年提高至120万吨/年。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是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由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和漳州九龙江集团合资投建,建设内容包括一套世界级规模的150万吨/年乙烯装置(预计乙烯年产能最高可达180万吨),以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装置等,总投资448亿元人民币(约合64亿美元),项目于2024年2月19日举行了主体工程全面动工活动,总投资约448亿人民币,预计将于2026年建成。

该项目主要建设:

乙烯及下游——乙烯生产规模为150万吨/年,乙烯下游规划建设10/100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40万吨/年HDPE、60万吨/年mLLDPE/HDPE以及5万吨/年己烯-1。

丙烯及下游——丙烯下游规划建设40万吨/年聚丙烯(抗冲/无规)和55万吨/年聚丙烯(均聚/无规)。还有部分丙烯下游规划建设25/15万吨/年苯酚丙酮、27万吨/年双酚A以及29万吨/年聚碳酸酯。

另外,还配套建设91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含苯乙烯抽提)、22万吨/年丁二烯抽提、5.6万吨/年丁烯-1装置以及57万吨/年芳烃抽提。

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

盘锦市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总投资837亿元,是中沙两国“一带一路”倡议重大项目,已列入国家规划,是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打造石油石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盘锦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关键所在。项目选址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8.9平方公里,预计2025年机械竣工。

炼油部分包括:新建一套1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轻烃回收装置、煤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柴油加氢裂化装置、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渣油加氢精制装置、渣油催化裂化装置、高丙烯催化裂化装置、汽油脱硫装置、芳烃联合(含对二甲苯)装置、气体精制装置、气体分馏装置、C2回收装置、PSA装置、煤制氢装置、合成氨装置、甲醇装置、酸性水汽提装置、溶剂再生装置、硫磺回收装置,共20套工艺装置。

化工部分包括:新建150万吨/年蒸汽裂解装置(计入各装置回收乙烯,可产出乙烯163万吨/年)、己烯-1装置、乙二醇装置、乙苯/苯乙烯装置、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全密度聚乙烯(FDPE)装置、3套聚丙烯(PP)装置、丙烯腈装置、MMA装置、ABS装置、丁二烯抽提装置、C4联合装置、裂解汽油加氢联合装置,共15套工艺装置。

美国制裁虽短期内加剧了中国聚乙烯行业的成本与合规压力,却意外加速了产业链的结构性升级。外资企业通过技术深耕与本土化策略,在高端市场维持优势;而中国凭借产能扩张与政策反制(如《反外国制裁法》22条),逐步构建起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