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打造西部高素质财税专业人才培训新高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16:17 1

摘要:日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了“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高等继续教育领域)培育建设项目”遴选结果,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申报的《“一基地两平台三支撑”财税专技人员非学历教育新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成功入围。值得关注是,这一成果是该学院近年来在继续教育领域持续创

日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了“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高等继续教育领域)培育建设项目”遴选结果,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申报的《“一基地两平台三支撑”财税专技人员非学历教育新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成功入围。值得关注是,这一成果是该学院近年来在继续教育领域持续创新发展的体现,是学院社会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的例证。

近年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积极承担推动社会进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立足行业办学优势,精准定位财税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创新打造以“高质量培训课程体系、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标准管理服务团队”为脉络的“三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以财税专业人才培养为载体赋能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西部地区培养了7余万能挺膺担当奋斗者的高素质财税专业人才,用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擦亮了“西部财税干部培训高地”的金字招牌。

高质量培训课程体系:因需施培 分层分类

“学校依托国家骨干专业、省‘双高’专业群、央财重点支持专业及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财政系统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三年来,举办财税类培训近300期,覆盖四川、重庆、新疆、西藏等地200余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共7万人次。”据四川财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瑶介绍,横向覆盖区域广、纵向参培人数多的培训格局有利于加速整个财税行业的协调发展。而学校财税类人才培训最大的亮点在于关注学员在财税岗位核心能力的提升,注重解决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因此培训课程的设置也更重实务。

如何让学员真正掌握好财税知识、为自身及工作岗位赋能?“我们只有知道他们到底需要学什么技能,才能‘对症下药’,高效能地完成培训任务。”刘瑶表示,学校按照“因需施培、因才施培、因标施培”原则,围绕专业现状、行业需求、培训需求,开展问卷调研,精准掌握学员需求,并精准设定培训目标、匹配教学资源、精炼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形成精准化、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学校追求非学历教育“多元化、灵活化、实用化”的教学特色,以“分层分类、三阶递进”为核心理念,构建了系统完备的财税非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分层分类、三阶递进’就是把各参训单位划分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同时,根据财务人员层次,分为初级财务核算人员、中级财务管理人员和高级财务决策人员,分别设计基础课程、进阶课程、提升课程。这一课程体系不仅覆盖了财税知识的广度,更挖掘了深度的递进关系,让每位学员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级上获得成长。”刘瑶表示。

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以链带面 多元发展

教师队伍是学校培养高素质财税专业人才的关键。如何才能锻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教师只有到基层一线去实践、去调研,才清楚到底怎么培养人、才了解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打造高水平培训师资队伍纳入教师发展整体规划,专门研究制定了《继续教育师资库建设与管理办法》,遵循“内外结合、按需拓展、绩效考评、动态管理”原则,明确“教师来源与条件、教师入库程序、教学质量考评”等,逐步健全培训教师选用机制。

在师资队伍组建结构上,以分类课时标准和职称评审为加分举措,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加入培训团队,定期开展培训教学研讨,打造优质稳定的校内培训师资队伍;面向领军企业、行业学会聘请实操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和知名专家学者,打造校外高层次培训师资队伍,建成集“高校专业教师+行业实操专家+专业领域学者”的专兼结合、素质优良、专业化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此外,在教学评价上实时掌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员学情反馈,在上级部门规定执行的教学评价外,教务牵头从课程设计、授课教师、管理服务三个维度适时开展培训满意度评价,及时分析、及时改进。在这一机制下,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更是依托名师队伍的引领,将一堂堂生动、实用的财税课堂,搬到了“三洲”地区,为民族地区4000余名专业人员带去了财税知识,助力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蓄势赋能。

高标准管理服务团队:全流程数字化 增值赋能

“学校高度重视培训相关工作,组建了由分管继续教育的院领导牵头、分管教学的院领导协同,继续教育学院、二级学院、教务处和后勤处主要负责人组建成高质量专业化的培训管理和服务专班。”刘瑶介绍,训前多次调研、训中严格监督、训后增值赋能,专班的成立为培训工作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还创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模式,依托“继续教育数字化管理及辅助带班平台”,打造数字化培训资源,实现数字化带班、精准化推送。“精准化推送主要通过训前在线需求调研、学前测试结果及学习行为轨迹分析,为学员提供差异化学习建议和个性化指导。”刘瑶介绍,通过平台在“任务驱动+在线咨询+岗位实践+现场指导”的四轮驱动培训模式下,学员们得以在返岗实践中深化所学知识,实现增值赋能。

同时,学校还积极构建了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衔接”。通过搭建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开设“咨讯频道”“直播小课堂”“财经微论坛”,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学员反馈:“值得称赞的是,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精细化培训不仅停留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通过强大的师资力量、优质的课程体系和优秀的管理服务,真真切切为我们学员解决岗位实际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据介绍,学校的培训服务深受学员好评,整体满意度达到95.6%。

付出值得被看见,成果也值得被看见。近三年来,该校累计服务500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获国家级、省级项目立项、表彰及典型案例17个。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持续擦亮“西部财税干部培训高地”的金字招牌,为治蜀兴川目标和财政高质量发展贡献川财力量。(王紫煜)

来源:中国长江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