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内裤到一次性筷子,我看到了人性的恶,胖东来走出河南太难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13:53 3

摘要:在河南零售业,胖东来以"用爱经营"的初心文化成为标杆,却屡遭恶意围猎。创始人于东来曾言"心里有顾客,把商品做好,把服务做好",这种以真诚、善良、爱为核心价值观的初心,在流量经济与法治漏洞的夹击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这才有了他发自内心的自问:善良如此艰难,远

在河南零售业,胖东来以"用爱经营"的初心文化成为标杆,却屡遭恶意围猎。创始人于东来曾言"心里有顾客,把商品做好,把服务做好",这种以真诚、善良、爱为核心价值观的初心,在流量经济与法治漏洞的夹击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这才有了他发自内心的自问:善良如此艰难,远非我想象。

红内裤事件堪称典型。2025年春节,百万粉丝博主"两个小段"声称在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女士内裤导致过敏,发布视频后播放量超千万。胖东来迅速响应:下架涉事品牌全系列商品,支付医疗费并陪同就医,送检结果显示商品合格,检测费用达14.36万元。法院最终判决博主赔偿40万元并公开道歉——这位拥有287次投诉记录的"过敏体质专业户",实为利用维权漏洞的商业敲诈者。

最近的一次性筷子事件则暴露法律标准的模糊性。顾客起诉胖东来未标注每双筷子的生产日期,但依据《产品质量法》和竹筷国家标准,外包装箱标注即符合规定。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未发现质量问题,法院最终需裁量标签责任的边界。这种"过度维权"与合理诉求的失衡,折射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复杂性。

更令人警惕的是系统性恶意围猎。"胖都来"商场通过"胖+都(董事长姓氏)"的商标擦边,在开业宣传中暗示与胖东来的关联,构成典型的不正当竞争。网红"柴怼怼"虚构"玉石暴利"指控,无检测报告却引发舆情,迫使胖东来自证毛利率仅15%-20%。职业投诉人利用平台妥协心理,287次投诉中263次获赔,累计金额超26万元——这种"碰瓷产业链"正将良心企业逼入"自证困境"。

胖东来的遭遇,本质是商业文明与流量逻辑的冲突。其透明经营策略——公开供应链数据、员工月均工资9886元、流失率2.01%——本应成为行业典范,却成为攻击者的靶点。当"造谣零成本,辟谣马拉松"成为常态,企业越透明,越可能被断章取义。

保护胖东来,就是保护商业的良心。这需要三重破局:法律层面完善商标与名称侵权的事前审查,提高恶意投诉的违法成本;平台层面建立内容审核机制,对不实指控限流标注;公众层面培育理性消费观,警惕"流量至上"的叙事陷阱。

正如于东来所言:"如果不让恶意行为受到处罚,我会主动关闭企业。"当商业文明被流量绑架,再强的企业也可能沦为祭品。唯有制度完善、企业硬实力与公众觉醒共振,才能让"胖东来们"不再成为碰瓷产业的牺牲品,真正成为守护商业文明的灯塔。这,才是对人性之恶最有力的反击。

来源:小曹食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