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钱很猛的3个富人思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15:56 1

摘要:这个程序员朋友去年刚跳槽到互联网大厂,朋友圈里天天晒工牌,结果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兄弟,我现在每天加班到十点,工资卡里剩的钱还没我妈退休金多。"

上周五晚上,我在小区门口撞见老张。

这个程序员朋友去年刚跳槽到互联网大厂,朋友圈里天天晒工牌,结果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兄弟,我现在每天加班到十点,工资卡里剩的钱还没我妈退休金多。"

老张掰着手指跟我算账:税前3万的月薪,扣除房贷1万2,车贷4千,孩子早教班8千,加上通勤油费和应酬开销,每个月倒欠信用卡5千。他抹了把脸说:"我现在连剪头发都去小区快剪店,15块钱还要犹豫三天。"

看着他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帮老婆抢优惠券、给领导写周报、处理老家亲戚代购请求,我突然意识到:太多"能者多劳"的老实人,正在被各种琐事榨干赚钱能力。

普通人想活得轻松点,一定要牢记搞钱很猛的3个富人思维。

一、专注自己最擅长的事。

去年装修时我遇到个神奇的设计师小王。

他从不亲自跑建材市场,却在三个月内完成了三套别墅设计。

有次他给我看时间表:每天上午雷打不动画设计图,下午和施工队长视频验收,其他事情全部打包给助理——量房、选材、砍价甚至客户接待。

"刚创业那会儿,我也觉得亲力亲为才靠谱。"小王咬着奶茶吸管说,"直到有个月同时接5个单子,结果量房路上追尾,设计图出错赔了违约金,客户全跑光了。"现在他每月花6000雇大学生处理杂务,自己专注设计环节,收入反而翻了四倍。

这让我想起小区门口修车铺的老李。他坚持自己记账、采购、接待客户,二十年没离开过那间8平米的铺子。

而隔壁汽修店的90后老板,把洗车业务外包给自动洗车机,自己专攻新能源汽车维修,去年已经在开发区开了分店。

实操指南:

1. 用纸笔列出你每天的工作内容。

2. 标出真正产生收入的3项核心技能。

3. 其余事项尝试外包(比如找大学生处理文档/在某宝雇临时助理)

二、理解人性做服务。

我家楼下有家家政公司特别火爆,钟点工收费比市场价贵30%,但需要提前两周预约。

有次和老板娘聊天才明白秘诀:她们培训阿姨进门先观察三件事——鞋柜里有没有儿童鞋、阳台晾不晾宠物毯子、茶几上摆什么保健品。

"有孩子的家庭最怕阿姨用刺激性清洁剂,养宠物的客户在意消毒是否彻底,家里有老人的特别注意防滑处理。"她掏出手机给我看服务档案,每个客户都有个性化备注:张女士对甲醛敏感、李总家的布偶猫叫"糯米"、王教授需要把书房古籍单独除尘...

这种洞察力在互联网时代更值钱。

我表弟做知识付费,去年发现个有趣现象:售价199元的职场沟通课销量平平,改名叫让领导主动给你加薪的36个心机话术后,三个月卖出4000份。

后来用户调研显示,70%的购买者真实需求不是提升沟通能力,而是想知道怎么优雅地要求升职加薪。

实操指南:

1. 记录客户咨询时反复出现的"抱怨词汇"。

2. 在电商平台里找同类产品的差评痛点。

3. 把产品功能翻译成情感价值(比如"保温杯"改成"开会三小时还能喝到65℃热茶")

三、流量是赚钱的核心。

去年参加同学会,最震撼的不是某同学开保时捷,而是做家政的刘姐掏出手机说:"我现在每个月在短视频接20单保洁,都是客户主动私信来的。"

她的账号既不露脸也不说话,全程拍摄擦玻璃的过程:先用纳米海绵擦掉陈年水垢,再用鱼鳞布收干水渍,最后用酒精湿巾处理边角。

这种"解压式清洁"视频,硬是攒了18万粉丝。

更绝的是烧烤摊老陈。

他直播穿肉串,背景音是滋啦滋啦的烤肉声,配上句:"老铁们听这声,没注水的牛肉才烤得出这动静。"

现在每天下午四点开播,六点就有熟客在直播间下单预留座位。

有个做会计培训的姑娘,坚持拍"Excel神操作"系列,第87条视频突然爆火,现在她给企业做内训报价5000/天。

实操指南:

1. 选个能展示专业技能的生活场景(如厨师拍炒菜火候控制)

2. 固定时间每天发布1条15秒视频(早8点或晚8点为黄金时段)

3. 自动生成字幕,重点信息用红圈标注。

4. 个人简介里写明服务项目。

这些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转变,印证了经济学中的"稀缺头脑模式":当你眼里只盯着眼前苟且,就会陷入越忙越穷的恶性循环;但若把时间投资在擅长领域、人性洞察和流量运营上,财富雪球就会自然滚动起来。

毕竟在这个时代,会编程的不如会传播编程技术的,懂服务的比不上懂客户恐惧的,而所有生意的终极形态,都是争夺用户注意力的大战。


来源:李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