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北大女硕士毕业成为本校食堂阿姨,月薪5000元,评论区炸锅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15:20 1

摘要:她没有选择成为一个高校教师或者日后晋升教授,而是在北大本校当了一个食堂阿姨,月薪5000元。

本以为孩子毕业后,马上就能出人头地,自己也终于苦尽甘来了。

却不曾想,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她没有选择成为一个高校教师或者日后晋升教授,而是在北大本校当了一个食堂阿姨,月薪5000元

拥有如此高的学历,却成了一个零门槛的食堂阿姨,这样的结局,相信做父母的天都要塌了。

这位对自己人生有着自主规划的北大研究生,名叫林悦,2022年毕业于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今年26岁,来自湖南农村,是一位长相甜美的标准美女。

"刚开始,我妈差点和我断绝关系",说到自己的毕业选择,林悦面对镜头,笑得很腼腆。

“我父母都是农村的公交车司机,我们那一片,很少有小孩像我这样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当时考了607分,政府奖励了5000元。不过对于我的选择,我父母是很不理解的。”

顿了一会儿,她一脸认真地表达了对自己选择的看法。

说实话,我非常认同她。

她有自己的想法,有梦想,并且有明确的职业通道规划,还能做到不顾及他人的眼光和世俗的偏见,笃定地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向内追求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这是非常难得的,符合她这个学历所拥有的认知高度。

然而,网友们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评论区里要炸锅了

"读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浪费国家教育资源"。

“上个北大就培养你去食堂做阿姨,这是不上学也可以做的事情。”

也有人觉得,是因为她家庭起点低,没背景,没资源,所以没得选。

“没有人脉的父母,儿女即便是北大研究生毕业,工作也是难找。”

还有人对她非常佩服

“研究生当食堂阿姨,恐怕她是全国食堂阿姨中学历最高的一个,其实,只要自已开心,干什么工作却不重要,真的很佩服这个姑娘的心态和格局!”

评论区里,更有网友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表达了对这位美女硕士的共情

“我特别能理解她的这种心态,毕竟,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焦虑,内卷多了,身心健康才是做事的基础。

我之前做销售,也是转行做了按摩,很正规的那种连锁店按摩,不动脑,也没有业绩压力,来个顾客就做,出体力的,回家睡觉老香了,也是抗压能力很差的那种,所以这份工作感觉感觉不体面,但是我自己还蛮喜欢的。”

只有一小部分人,看懂了女生的选择

“千万不要小看这位北大女生的选择,她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摸透了职场规律,并走出降维打击的路线,未来可期。”

“她是招标进校的餐饮集团下属子公司实习,干这个就是体验一下基层。”

这只是起点,她有她的前途,说不定将来任北大后勤处处长,某个餐饮巨头的董事长。”

她选了条降维的赛道,先管培生一线锻炼,然后食堂经理,然后餐饮高管,而且还是北大的后勤。”

是的,就像女主所说的,“自洽,胜过一切”

在她看来,一开始就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很容易内驱力不足。一开始就选择太内卷的,又很容易丧失积极性和自信心。

所以,坦然接受一份自己喜欢并且有梦想的工作,其他人带着世俗偏见的看法,都与自己无关。

自己享受,自己坦然,这就够了。

比起会议室里永远飘着冷掉的外卖味,凌晨两点的望京SOHO亮如白昼,以及体检报告上的甲状腺结节和中度抑郁倾向,在食堂下班后,可以轻松快乐地去跳广场舞,从不用担心领导叫你回来加班,简直太香了。

在她这里,价值不需要用KPI衡量。每天看看窗台上的多肉植物,它们生命的成长速度,比季度财报真实多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林悦的选择,也缓解了很多年轻人的生存与就业焦虑

数据显示,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40万人,而互联网行业校招缩减40%。

当"硕士送外卖","博士当保安"的新闻屡见不鲜,林悦的选择,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种"反内卷"的选择,暗合着新时代年轻人的生存智慧。

智联招聘报告显示,28.7%的年轻人愿意为"低压力"放弃高薪资,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定义成功。

而林悦这种职业选择的转变,本质上是对"学历枷锁"的反抗

值得深思和拷问的是,如果快乐需要用年薪百万来衡量,那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病了?

其实,林悦的故事不是孤例,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尝试"向下兼容"。

985毕业生摆摊卖煎饼,海归硕士成为宠物殡葬师。

他们用行动证明,人生的坐标系,不该只有"功成名就"这一个维度。

这不是逃离现实,而是在寻找另一种可能。

当社会时钟走得太快,我们更需要停下来问问自己:

是的,北大毕业生,就必须成为社会精英吗?

这只是父母和世俗的期待,并不是她内心的渴盼。

社会精英,从来都不需要世俗定义。

自己勇敢闯出来的路,那才是精英。

来源:美美谈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