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氧疗有何关键调整?吸错使废气难排、氧气更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12:28 2

摘要:“我给家里老人备了一台制氧机,主要是想着万一出现急性加重,能临时救个急。平时机器基本没怎么用,就怕真的发生紧急情况时用不对。”一位观众在直播间里讲述了自己的担忧。

“我给家里老人备了一台制氧机,主要是想着万一出现急性加重,能临时救个急。平时机器基本没怎么用,就怕真的发生紧急情况时用不对。”一位观众在直播间里讲述了自己的担忧。

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期间进行氧疗,具体该注意些什么?血氧饱和度达到多少才算安全?急性加重过去之后还需要继续吸氧吗?在《看呼吸》近日推出的直播节目“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后如何更快好转?”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盖晓燕耐心细致地解答了上述问题。

“血氧明显下降是急性加重时启动氧疗的一个重要提示,举例来说,假如一位患者稳定期居家静息状态下的血氧维持在95%左右,但在急性加重时出现明显咳嗽、咳痰及气促加重,此时测量血氧降至85%,就表明他已经处于严重低氧状态,通常考虑先以1-2升/分钟的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不过,至于是否真的要吸氧,这类血氧明显下降的患者还要在医院进一步完善动脉血气分析,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家用的指脉氧仪虽然能快速监测血氧,但无法检测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水平,而慢阻肺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加剧,急性加重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二氧化碳潴留风险,体内的二氧化碳无法通过呼吸有效排出,堆积在血液中。”盖主任讲道。

“假如不了解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仅仅依赖血氧数值去盲目吸氧、甚至还擅自提高氧浓度,对于本身存在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这样错误的氧疗反而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让呼吸活动减弱,气体不能顺利地呼出去,加重了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呼吸性酸中毒,带来额外风险,轻者有头痛、头晕、烦躁、睡不着觉等症状,重者则嗜睡、意识不清甚至是昏迷。”

“因此,如果血氧明显降低,尤其是低于90%、几乎到呼吸衰竭的程度了,要及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全面评估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H值等指标,以便找到更安全、有效的氧疗方案,避免因盲目氧疗导致并发症。”

经过检查符合条件的患者,在急性加重期间如何氧疗呢?

“对于单纯低氧、没有二氧化碳潴留风险的患者,吸氧时脉搏氧饱和度推荐到94%-98%,而前面提到了,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往往有二氧化碳潴留的风险,因此,在吸氧情况下,脉搏氧饱和度维持在88%-92%就可以。有的病人低氧比较重,较为常用的鼻导管吸氧不能够很好的提升血氧的浓度,可能需要用到经鼻高流量吸氧。”

“有的患者存在特别严重的二氧化碳潴留,如果是吸氧浓度过高导致的,首先降低吸氧浓度,假如降低吸氧浓度后缺氧更严重了,或许就要借助无创呼吸机排出二氧化碳。吸气时,呼吸机会通过压力主动地把气体输送到肺里面,吸入的气量就能提高了,血液和氧气结合也能得到改善。呼气时呼吸机会主动降低压力,呼气变得轻松了,多余的二氧化碳就会随着每次呼气排出体外了。”盖主任讲道。

“但也有一些患者,即使用了无创呼吸机,呼吸困难仍然持续加重,二氧化碳排不出去、呼吸衰竭状态无法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气管插管,接上有创呼吸机。这属于更进一步的抢救治疗,通常意味着患者进入了更危重的阶段,需要在监护室内密切观察,并给予更强力的呼吸支持。”

“关于家庭氧疗,首先需要明确吸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吸入气体的氧浓度,改善身体的氧合状态,因此它主要适用于存在低氧的患者。很多慢阻肺病患者处于轻度或者中度阶段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出现特别明显低氧,并不一律需要吸氧。”

盖主任告诉我们,“另外一些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急性加重出现低氧,需要接受氧疗,但在即将出院、病情趋于稳定时,他们和家属仍会困惑家里是否需要备一台制氧机、出院后还要不要吸氧、每天吸多久合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常会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安排一次评估。”

“当患者病情好转、接近稳定期时,我们会复查未吸氧状态下的动脉血气分析,如果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则提示呼吸衰竭,若氧分压≤55毫米汞柱,则表示低氧程度较重。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建议患者进行规范的家庭氧疗,并保证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氧流量一般控制在1-2升/分钟,不宜过高,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至少不低于88%)为宜。”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氧分压虽未低于55毫米汞柱,但仍小于60毫米汞柱,且已出现肺心病,也建议这样患者进行家庭氧疗,将血氧饱和度提升至90%以上更为理想。”

来源:看呼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