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烂心用什么农药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09:24 2

摘要:玉米烂心(又称玉米茎腐病或玉米青枯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真菌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茎基部腐烂、叶片黄化、植株倒伏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针对这一问题,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至关重要。以下将从病害成因、防治方法、农药推荐及综合管理

玉米烂心(又称玉米茎腐病或玉米青枯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真菌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茎基部腐烂、叶片黄化、植株倒伏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针对这一问题,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至关重要。以下将从病害成因、防治方法、农药推荐及综合管理措施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玉米烂心的主要成因
玉米烂心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镰刀菌(Fusariumspp.)、腐霉菌(Pythiumspp.)、丝核菌(Rhizoctoniaspp.)等真菌,以及少数细菌性病原(如欧文氏菌)。这些病原菌通过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传播,在高温高湿、田间排水不良、连作地块等条件下易爆发。此外,虫害(如玉米螟)造成的伤口也会加重感染风险。


二、化学防治:针对性农药推荐
1. 种子处理剂
- 咯菌腈如25g/L悬浮种衣剂):广谱杀菌剂,对镰刀菌、丝核菌等有效,可预防苗期烂心。
- 苯醚甲环唑(如30g/L悬浮种衣剂):三唑类杀菌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适合拌种使用。

2. 土壤消毒剂
- 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播种前每亩用1-2公斤拌细土撒施,可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基数。
- 甲基硫菌灵(70%可湿性粉剂):对多种土传真菌有效,可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3. 生长期喷雾防治
- 嘧菌酯(25%悬浮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兼具内吸性和保护性,发病初期每亩用40-60毫升兑水喷雾。
- 戊唑醇(43%悬浮剂):对镰刀菌特效,需注意控制浓度以避免药害。
- 春雷霉素(2%水剂):针对细菌性烂心,可与真菌药剂复配使用。

4. 新型生物农药
- 枯草芽孢杆菌(如1000亿CFU/克可湿性粉剂):通过竞争抑制病原菌,环保且无抗药性风险。
- 井冈霉素(5%水剂):对丝核菌有显著抑制作用,适合有机种植。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管理
- 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如大豆、花生)轮作2年以上,减少土壤病原积累。
- 排水降湿:开沟排渍,避免田间积水,尤其雨季需加强巡查。
-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减少次年侵染源。

2. 抗病品种选择
选用抗茎腐病的杂交品种(如“郑单958”“先玉335”),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3. 科学施肥
增施磷钾肥(如每亩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10公斤),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植株徒长、抗病力下降。


四、注意事项
1. 农药交替使用:长期单一用药易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建议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
2. 安全间隔期:收获前15天停止用药,避免残留超标。
3. 精准施药:喷雾时重点喷施茎基部,雨后补喷效果更佳。

五、案例参考
福建省南平市曾推广“种子包衣+生长期喷药”的防治模式,结合生物农药与化学药剂,使玉米烂心病发生率降低60%以上(参考南平市供销社2022年技术指导文件)。

结语
玉米烂心的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化学农药虽能快速控制病情,但必须与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相结合。农户应根据田间实际发病情况,灵活调整用药方案,同时关注农药登记动态,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产品,确保玉米生产安全与生态可持续。

来源:农民小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