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是,写写拖拖,自己始终没能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也始终没能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很多人都曾想过写作,但是总停留在“想”上,还会多想很多问题:
自己的作品没人看怎么办?
自己写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自己写的作品怎样才能出版?
…………
于是,写写拖拖,自己始终没能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也始终没能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光线影业副总裁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一提起《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等畅销书,可能一下就能想到这个叫“刘同”的青年作家。
刘同在某采访中曾提到,在写作最初的几年里,他已身为光线影业副总裁,常会被问道:“你为什么要写书?谁想看?”
直到《谁的青春不迷茫》被重印106次,他才确信坚持有意义。
所以,他说,“先出发,先让自己上路再说,别考虑结果好坏。”
刘同也坦言,曾犹豫过是否要出版自己的日记。他也表示,“害怕被人说矫情。”
结果读者反馈却是:“原来你也这样。”
他由此顿悟:“真实比优秀更难得。”
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纪念,你经历过的故事,也许别人也经历过,你的感受,也许别人也曾产生过,真实的故事更能与大众产生共鸣。
你书写下的每一个真真实实的故事都不是“矫情”,而是对世界、对生活最热烈的回应。你的创作不仅是自己情绪表达的出口,也可能同时感染着别人,成为他人的情绪出口。
来源:艺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