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统计局说“总体稳定”,但评论区早就成了比惨的地方:“投了50份简历没人回”“985毕业在送外卖”“35岁被开除后开网约车”…更奇怪的是,现在连“在家啃老”都能理直气壮地上热搜。要我说啊,这届年轻人根本不是懒,而是突然想明白了:当牛做马累到死一个月才赚三千,
朋友们,最近有个奇怪的事:招聘软件上的岗位越来越少,楼下奶茶店却天天排长队——看来大家不是不想干活,只是不想给你干活。
国家统计局说“总体稳定”,但评论区早就成了比惨的地方:“投了50份简历没人回”“985毕业在送外卖”“35岁被开除后开网约车”…更奇怪的是,现在连“在家啃老”都能理直气壮地上热搜。要我说啊,这届年轻人根本不是懒,而是突然想明白了:当牛做马累到死一个月才赚三千,不如在家躺着省下房租——这波操作,叫经济学最优解!
一、工资涨得没物价快,打工人再笨也算得清这笔账
某招聘平台有个最新数据(没错,是我编的),2023年本科毕业生希望的起薪比去年跌了18%,但同一时间某二线城市排骨价格比去年涨了23%。建议经济学家别再研究“摩擦性失业”了,不如研究“排骨经济学”:当一个月工资只能买200斤排骨时,人就会自动不想干活。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职场PUA的新说法:“现在大环境不好,我们要珍惜工作”“工资虽然低但能学到东西”——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钱少活多还画大饼,像驴前面挂个萝卜,你还得感恩。00后早就看透了:老板换保时捷的速度比我涨工资快,这班不上也罢!
二、上班性价比跌得厉害,打工人开始清醒了
以前是“打工能致富”,现在是“打工能变穷”。算笔实在账:一线城市一个月挣1万,扣了社保、税、房租和通勤费,每天工作10小时还得加班,算下来每小时赚的钱和网吧网管差不多。但网管还能免费打游戏,白领只能得颈椎病——资本家的小算盘,全银河系都听见了。
更别说那些职场破规矩:“自愿”加班、“奋斗者”协议、大小周调休…《劳动法》在有些公司里,就像《山海经》里的神话故事一样不真实。当996换不来买房买车的首付,摸鱼就成了打工人最后能做的反抗。建议把《甄嬛传》当成职场教材:既然真心换不来真心,那就玩套路呗!
三、财富分配乱得像科幻片,勤劳致富成了最大的笑话
有个扎心的真相:现在能赚大钱的,都不是靠死工资。拆迁户一夜暴富,网红直播一天赚上百万,富二代搞投资赚钱——只有打工人还在用自己的力气对抗资本的增长。就像追着汽车跑的狗,累到吐舌头也追不上四个轮子。
看看某知名企业的年报(对,就是你想的那家):利润涨了30%,员工却少了15%,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多了20%。翻译过来就是:1个人干2个人的活,拿1.5个人的工资,资本家赢了三次!所以别骂年轻人喜欢买彩票,毕竟靠双手干活,还不如靠运气改命。
说到底,不是这届年轻人吃不了苦,是吃苦得到的好处太少。当努力和回报差太多时,躺平就成了最理性的选择——就像你去菜市场,发现排骨100块一斤,自然会说“今天先不吃了”。
想改变现在的情况?光靠说好听的没用。建议老板们别再画大饼,不如真给员工涨工资;建议经济学家别再研究“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奋斗”,多研究“为什么钱越来越难赚”。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时代里的一粒沙子,落在打工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但别忘了,沙子堆高了,也是能埋人的!
来源:乐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