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蚝、黄油蛤、马蛤、花蛤和螃蟹都是赶海爱好者常见的收获,但在BC省,赶海捕捞也是有个度的。
随着大温天气转暖,不少海鲜爱好者趁着晴好天气前往海岸赶海。
生蚝、黄油蛤、马蛤、花蛤和螃蟹都是赶海爱好者常见的收获,但在BC省,赶海捕捞也是有个度的。
近日,两名大妈因在温哥华岛东海岸的贝恩斯湾(Baynes Sound)过度捕捞贝类被处以罚款并禁止捕捞。
68岁的列治文居民Diosa Delacruz和其同伴、纳奈莫居民Rosemarie Allam被查获时,两人共捕捞了151只生蚝和262只蛤蜊,其中222只蛤蜊小于法定尺寸。
贝恩斯湾为官地,仅允许休闲捕捞,且对各类海产有明确的每日限额规定,如蛤蜊每日上限60只,生蚝每日上限12只,两人的捕捞量可以说的上是翻倍违反规定。
最终,Delacruz被省级法院判处$5000元罚款,同时被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DFO)实施为期一年的禁渔令。
Allam则因除超额捕捞外,还存在违反每日配额和不遵守捕鱼许可证等行为,被处以$4500元罚款和两年禁渔令。
不止是这两位大妈,根据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DFO)的说法,大温区域"经常发生非法捕捞和超额保留渔获的行为",每年都会发生数起过度捕捞被查处的案例。
螃蟹让抓4只,大温男子超额猛捕22倍
几年前,BC省男子Laird Goddyn就因超额捕捞螃蟹被处以$7500元罚款和五年禁渔令。
事发在白石镇埃尔金公园码头,执法人员在其船上查获89只螃蟹,远超休闲捕捞者每人4只的法定限额。
皇家骑警当场查获证据后立即联系兰里渔业执法组,在将所有螃蟹放归大海的同时,将该男子列为BC省重点监控捕捞对象。
最终,法院以违反《渔业法》定罪,不仅吊销其潮汐区与非潮汐区捕捞执照,还要求其缴纳$4638.38元的仓储费后才能领回被扣押船只。
华人大妈猛拆“蟹腿”
除了过度捕捞的,还有华人大妈想卡bug拿螃蟹腿的。也是在几年前的白石,曾有两位华人大妈在捞起螃蟹后,先把螃蟹的腿掰下揣进兜里,然后将剩下的螃蟹丢回海里。
这一操作直接惊呆了当地观鲸公司老板, 于是立即当场报警检举。
警察到场后,询问这两位大妈是否持有相关捕鱼执照,但她们不懂英语。由于沟通不畅,警察直接从她们的口袋里搜出了多个螃蟹腿。
要知道,BC省的相关法规并不是那么容易钻空子,只要非法保留了螃蟹的任何部分,都是违法的。
毕竟,被掰掉腿的螃蟹存活率极低不说,执法官员还需要测量螃蟹的整体尺寸,来确保渔民是否遵守规定,因此大妈最终也被罚款。
对于每年频发的过度捕捞违规行为,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呼吁公众积极举报此类违法行为。
正确赶海的打开方式
根据加拿大法律,任何人在海边或海上从事钓鱼、捕螃蟹等活动,都需要持有有效的钓鱼许可证。对于仅作为爱好或休闲娱乐活动的人,可以申请BC省专门的淡水区钓鱼许可证。
钓鱼许可证类别:
1.潮汐水域(咸水区)
适用鱼种:所有鱼类(包括鲑鱼)及贝类
所需许可:必须持有加拿大联邦政府渔业与海洋部颁发的《BC省潮汐水域休闲钓鱼证》。若保留鲑鱼,还需额外购买联邦鲑鱼保护印花税票。
2.非潮汐水域(淡水区)
适用鱼种:所有鱼类及小龙虾
所需许可:有效基础钓鱼证。根据目标鱼种,可能还需要附加保护附加费印花税票、白鲟保护专项证、分级水域专项证。
如果在淡水区捕捉钢头鳟或鲑鱼,则需要持有基础证、钢头鳟或鲑鱼保护附加费印花税票,以及分级水域证(如适用)。
值得注意的是,咸水区和淡水区的鲑鱼印花税票不可通用,联邦与省级费用也有所不同。
3.特定湖泊特殊规定:
Kootenay Lake或Shuswap Lake:捕捞虹鳟鱼需保留体长超过50厘米,且需要附加基础证和虹鳟保护附加费印花税票。
Shuswap Lake:捕捞红点鲑需保留体长超过60厘米,带有基础证和红点鲑保护附加费印花税票。
Fraser River Watershed:捕捞白鲟需持基础证及白鲟保护专项证。
购买许可证
淡水捕鱼许可证可以通过BC省官网进行电子购买,线下可前往FrontCounter BC办事处、BC省政务服务处及特许授权销售点购买。
目前,针对本地居民、非本地居民、以及残疾或年老居民,提供年证、一天牌照以及八天牌照,收费标准可参见下图。
而且,当你外出休闲钓鱼时一定要记住随身携带有效的钓鱼证和政府签发的带照片身份证件(如驾照),遇到检查时,需向保育官员、渔业官员、皇家骑警、公园管理员或野生动物执法人员出示相关证件。
也要记得打印一份原尺寸的纸质版牌照,并保留清晰的电子副本照片在手机或电脑中。如果需要记录渔获如保护附加费鱼种,则必须使用纸质版填写捕捞信息。
一旦此类牌照遗失,需重新购买,原证均不予补发。
来源:温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