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妈在日本看阅兵,被中国小伙阻拦,更多细节曝光,网友怒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0:50 2

摘要: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一个有能力保卫其国家安全、让人们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国家。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众所周知,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对于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来说,是热血沸腾的一天。

因为在这一天,我们国家的大阅兵实力震撼了全世界。

同样也给了我们国人以及海外的一些华人足足的底气和自信。

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一个有能力保卫其国家安全、让人们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国家。

这么震撼、壮观的阅兵现场,人们自然是都不想错过。

哪怕是身处国外的华人,也在准时准点的打开自己的手机进行观看。

这不,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东北大妈也不例外。

不过,正是因为大妈的观看,引起了一番激烈的争吵。

令网友们没想到的是,和大妈争吵、嫌弃大妈影响到他的竟然是一名中国的小伙。

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了解,阅兵当天,一位东北大妈乘坐地铁出行,但由于刚好那个点是阅兵的时间,所以她便拿出自己的手机开始津津有味的观看大阅兵。

随着阅兵的进行,场面越来越震撼,大妈也开始热血澎湃,情不自禁的便将自己手机的声音调大了一些。

而此时的大妈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或许对于周围的人来说,大妈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同车厢的人。

这不,正当大妈看得入迷时,突然她的面前走来了一位小伙,用中文表示,这里是公共场合,请不要那么大声,没看大家都是安安静静的吗?

就这样,正看得入迷的大妈直接被小伙子的劝阻给打断了。

大妈不慌不忙的抬头看了一眼,这才发现,自己面前站着的是一位中国小伙子。

随后,便好声没好气的表示,我自己看,啥跟有什么关系吗?你是谁呀?

小伙听后,直接表示,这里是日本!麻烦请保持安静。

这不提日本两字还好,一提日本,大妈心中的怒火瞬间爆发,彻底坐不住了。

自己原本想着开开心心的观看阅兵,与国同庆庆祝二战的胜利,但你非要这个时候提一下日本,不知道日本和咱有世代的仇恨吗?

大妈直接发飙质问小伙,这里是日本怎么了,自己是中国人,想看阅兵为何不行?

听到大妈的言论之后,中国小伙并没有因为大妈的生气而闭口不说。

而是继续心平气和的劝解大妈,请保持安静。

不过,东北大妈也不是任谁都可以随意拿捏的,直接怒怼,我想看就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不管不着。

随后,小伙便解释,我知道今天是阅兵,很重要的节日,但是您可以戴着耳机听呀!这样就不会打扰到别人了。

这时的大妈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也不想再听小伙唐僧似的念叨,直接甩出了东北的方言:滚犊子。

或许,这位中国小伙起初是好心的提醒,但是没想到触碰到了东北大妈的“逆鳞”。

大妈火爆脾气上来之后,什么好赖话都不想听了,就这样,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争吵声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东北大妈之所以情绪这么激动,就是因为中国小伙的态度,在这个非常敏感的日子里,身为国人的小伙,不应该抱团取暖吗?为何要不断的去阻止她?

或许,对于小伙来说,自己就是想好心的提醒下,这样国人也能在国外给当地人留下好印象,所以才上前去劝阻的,没想到会被大妈误解。

不过,这件事情在网上曝光之后,瞬间便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网友认为,小伙的做法非常的不对,9月3日,是多么重要的日子呀!就应该放出来,让当地人看看,刺激日本人不要装睡装湖涂,中国有多么的强大。

还有网友希望大妈把小伙的正脸照给曝光出来,看看他是什么嘴脸。

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网友挺支持小伙的做法的。

不管在哪里公共场合大声的喧哗都是不对的,不能把爱国和个人素质牵扯到一起。

小伙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妈好,声音放小一点,戴着耳机,这样谁都不打扰。

但是这位大妈却得理不饶人,任由自己大声的喧哗,简直太丢人了。

而且,还有网友很是疑惑,既然大妈这么的爱国,为何又要在日本生活呢?这不打自己的脸吗?

确实,不管怎么说,这次大妈的行为确实有点不妥,想看阅兵没有错,但前提是既然自己身处在公共场合,就不要将手机的身影放得很大。

这样会影响到周围人,毕竟地铁上什么人都有,有的工作了一晚上,想好好的休息一下脑子。

而这个时候,您的手机播放声音特别的大,又看您是老年人,又不好说什么,丢人的不光是自己,还有自身代表的国家。

小伙的善意提醒并没有错,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有的老人转不过弯,需要耐心的讲解。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时候,一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可能给他人带来巨大的困扰。

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的感受。

对于大妈来说,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他人,或者她可能觉得自己的行为并没有错。

但无论如何,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难处,尽可能地减少对他人的干扰。

而对于小伙来说,他的善意提醒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提醒的过程中,也确实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毕竟,每个人的性格和经历都不同,有的人可能更容易接受直接了当的提醒,而有的人则需要更委婉、耐心的讲解。

不管怎么说,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尽可能地减少对他人的干扰。

同时,在提醒他人时,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来源:小娱侃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