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释永信涉刑事犯罪,河南佛教协会刚刚发文说情况,网友不买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10:54 1

摘要:9月4日,河南省佛教协会就释永信相关问题发布公告,引发公众广泛讨论。公告内容涉及释永信的职务撤销、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及后续行业整改方向,而网友对此并未买账,普遍认为协会此前监管失职,此次发文更像是流于形式的表态。

9月4日,河南省佛教协会就释永信相关问题发布公告,引发公众广泛讨论。公告内容涉及释永信的职务撤销、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及后续行业整改方向,而网友对此并未买账,普遍认为协会此前监管失职,此次发文更像是流于形式的表态。

根据河南省佛教协会9月4日发布的公告,释永信(原名刘应成)涉嫌刑事犯罪,存在挪用侵占项目资金与寺院资产行为,同时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公告指出,释永信身为少林寺住持,本应恪守教规、弘扬佛法,却目无国法、追名逐利,其行为不仅背弃沙门传统,伤害僧众信仰,还侵蚀佛教健康发展,损害地方形象。目前,释永信已被撤销少林寺住持职务,教职人员备案及戒牒均被注销。

公告中,河南省佛教协会表示坚决支持对释永信的依法依规处理,并提出三项整改措施:一是在全省佛教界开展“坚持中国化·同心正道行”教育活动,引导教职人员严守戒律、提升修为;二是从严治教,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犯戒行为的惩戒力度;三是强化法治意识,要求教职人员明确“国大于教、国法大于教规”,依法开展宗教活动。此外,协会还提及河南作为佛教早期传播地及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表示将带领僧众推动佛教中国化,重塑管理机制,担当文化传承责任。

然而,该公告发布后,网友的质疑声接踵而至,核心观点集中于河南省佛教协会此前的监管缺位。有网友直接反问:“之前干什么去了?”“多少年了?你这个物业管理协会是不是该显出一点担当,负一些责任呢?”认为协会早已知晓释永信相关问题,却未及时介入调查,如今发文不过是“落井下石”“摇身一变成了正义的化身”。还有网友从法律层面提出质疑:“涉嫌刑事犯罪,对犯罪还需要某些机构‘支持严肃处理’?可以‘不严肃处理’吗?”直指协会表态的多余,强调法律本就应对犯罪行为作出惩处。

针对公告中提到的“挪用侵占资产”,有网友关注实际损失的挽回:“应该将人民币追回来,这是重点。”部分网友则聚焦释永信的行为性质与处罚结果,有人称“一个寺庙里的和尚主持,喝酒吃肉就是犯戒,玩女人就是犯法”,也有人提出“严惩,判无期”“死刑”等具体处罚诉求,还有网友结合佛教教义评论:“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此身不在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暗讽释永信违背佛法初心。此外,也有网友对事件细节提出疑问,如“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刑事犯罪?杀人放火了?”,还有人提及少林寺的文化影响:“没有少林,世界人民知道啥是功夫?”

少数网友的评论更显尖锐,认为河南省佛教协会自身也需被追责:“严查这种道貌岸然的黑组织!”“一丘之貉”,甚至有网友调侃协会的角色定位,直言其缺乏担当。整体来看,网友普遍对协会的整改表态持怀疑态度,认为若不能正视此前的监管失职,仅靠一纸公告难以重建信任。

此次事件暴露出宗教团体监管机制的漏洞,河南省佛教协会的公告虽提出整改方向,但公众更关注实际行动。对释永信的调查需依法推进,确保公正透明,同时协会也应正视自身责任,完善日常监管,而非仅在问题曝光后被动表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维护宗教场所的清净庄严与行业公信力。

来源:湖北台文化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