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等红色革命场馆,与首都天安门广场展开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时空对话。
9月3日,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内,参观者观看阅兵直播后参观馆内陈列展览。(记者王畅彤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 王丽娜 贾梦妍)天安门广场的飞机轰鸣声,通过直播信号在千里外的乌鲁木齐各红色场馆久久回荡,仿佛历史与现实的交响。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等红色革命场馆,与首都天安门广场展开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时空对话。
各场馆通过阅兵盛况直播、史料特展、沉浸式情景党课等形式,引领参观者在历史烟云与现实荣光的交相辉映中感受历久弥新的伟大抗战精神——
历史为引 红色场馆里讲述抗战精神
清晨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红旗飘飘,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纪念馆举办了“共忆抗战烽火路·同庆胜利八十载”阅兵观礼活动,凝心聚力,向祖国致敬。
在直播开始前,参观者走进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回顾历史。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讲解员、“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海丽巴·斯拉吉丁介绍,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是全国现存的11个“八路军办事处旧址”之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1937年10月,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成立,对外称“南梁第三招待所”。中国共产党选派100多名干部来到新疆工作,开展马列主义和进步文化传播,为新疆的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巩固边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反映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开展文化领域相关工作的展板前,上海戏剧学院学生沙合扎提·哈力木热提久久驻足。他说:“我看到曾在乌鲁木齐演出过的《放下你的鞭子》《警号》等宣传抗战精神的话剧文献图片,当时社会影响很大,深受群众喜爱,作为未来的文艺工作者,我看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
在位于明德路的毛泽民故居,秋风瑟瑟更显肃穆。这座坐北朝南的朴素院落,像一枚嵌入城市肌理的红色印记,无声守护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关于一位“红色大管家”,如何在祖国最西北指挥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关乎民族存亡的战役,为抗战前线铸就坚实的经济生命线。
市民李显民在毛泽民故居参观后感慨:“今日之中华,如你们所愿。”
时空交响 当历史荣光遇见时代强音
阅兵直播画面中,当空中梯队接受检阅,预警指挥机梯队首先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空警—500A与歼—16战机编队,空警—600与歼—15T舰载机编队,依次接受检阅,至教练机梯队最后出场。7架歼—10表演机划出14道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绚丽前景。
看着眼前的画面,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讲解员、“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卢臻的思绪飘回到1949年10月1日,由新疆航空队队员安志敏等同志驾驶的17架飞机编队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人民的检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空军力量就在乌鲁木齐。”卢臻告诉记者,其实早在1937年,我党第一支航空队——新疆航空队在乌鲁木齐诞生。“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为培养自己的航空骨干,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陈云等人审时度势,决定从“新兵营”选拔人才学习航空技术,培养红色空军第一批骨干。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支航空队。这支在艰难中起步的队伍,如同一颗火种,后来在延安组成了“八路军总部航空队”,为日后人民空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石。
近百年风云激荡,如今,歼—20傲视苍穹,运—20翱翔寰宇。一代代蓝天卫士续写着壮丽的守护史诗。而乌鲁木齐前进路上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仍在静谧的蓝天下无声诉说着那段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
来源: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