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精?福建男子偶遇甲鱼朝太阳膜拜,网友:长寿秘诀,采阳大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11:02 3

摘要:龟鳖类物种因为寿命相对较长,从古至今就被视为是长寿的象征。这种因果关系非常合理,不过因为古代总喜欢把“寿命长”跟“修仙”凑一块去了,使得龟鳖类物种也莫名的蒙上了一层玄幻的色彩。

信息来源于@海河日记,Britannica,Ask Dr. Universe,Jacksonville Zoo。

福建男子偶遇甲鱼朝着太阳膜拜

龟鳖类物种因为寿命相对较长,从古至今就被视为是长寿的象征。这种因果关系非常合理,不过因为古代总喜欢把“寿命长”跟“修仙”凑一块去了,使得龟鳖类物种也莫名的蒙上了一层玄幻的色彩。

尽管现代的我们早知道那些玄幻的玩意儿都是民俗传说,但大家潜意识里还是受到了这些传播千年文化的熏陶,因此遇到一些关于龟鳖物种的奇怪情况,还是会忍不住往那方面去联想,今天要讲的视频就是一个案例。

IP地址为福建的博主“@海河日记”发布了一则视频,事发地我不确定,因为该博主的视频均为转载,不过因为展示的物种是常规的甲鱼,应该就是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也包括福建,所以我就这么说了。

视频的配文是:“这只甲鱼成精了,网友:一定是在膜拜谁不要打扰它。”

视频拍得非常不错,视角固定,中心一直是一直爬到岸上是甲鱼。

只见这只甲鱼一开始是正常地趴在那边没有什么动静,然后突然把前后肢都蹬直展开,就像是人类在做瑜伽一般舒展,脖子也是伸得长长的,两个前肢翻转的,手背对着手背,这个搞笑的姿势就很像是在朝着什么顶礼膜拜。现场阳光如此明媚,这只甲鱼做出这些动作大概率应该跟太阳关系密切了。

大部分网友都顺着博主的配文去发表评论,他们说这只甲鱼是在“抓紧修炼,接受天地灵气准备成精了!”叽里呱啦一大堆反正都是在开玩笑,说这只甲鱼正在为成仙做准备。评论区是一片祥和欢乐,显然大多没有当一回事。

但也偶有几个网友让人看不出是不是在整活,他们说得非常正经而且头头是道的,好像并不是在开玩笑。比如有个网友就反驳刚才那些网友,说他们都误解了!“动物是要吸收月之精华才能得道,植物才是吸收日之精华的!”还有网友煞有介事的解释了“采阳大法”的大致流程。希望他们也是开玩笑,可别为了骗网友把自己也骗了。

甲鱼在干嘛?

个别几个网友很无语,他表示这只甲鱼不过是想晒晒脖子和四肢的根部而已。

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这种行为,无论是自己家里有养龟鳖还是出门在各种池子里,这种行为非常普遍,所以可以看得出评论区其实几乎都是在开玩笑而已,这就是这些龟鳖物种在晒背罢了。

龟是变温动物,这意味着它们自己无法产生稳定的体温,因此需要外界环境来协助调节,晒太阳就是非常简单快速的方式。它们可能会尽量展开全身尽可能增大受热面积,就像一块太阳能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来提高体温,增强自己的活动能力。

太热了就爬回水里就能解决。

除了升高体温,晒太阳还能利用紫外线天然杀菌、除寄生虫。毕竟它们长期浸泡在水中,皮肤和甲壳缝隙容易滋生细菌、真菌和藻类,所以有的龟鳖姿势比较浮夸,有的只是简单趴着,可能就是身上的寄生虫数量不同。合理的晒太阳还能有效预防腐皮病、烂甲病、水霉病等常见疾病,保持甲壳健康。

除了这些很客观的原因,还有不少动物行为学家认为:在阳光下的伸展姿势可能会让它们感觉良好、很舒服。温暖的阳光有助于放松肌肉,让它们感到安逸和放松。

总之这就不是啥稀奇情况。

寿命为啥能那么长?

一直以来人们对龟鳖类的刻板印象百分百是有”长寿“的,但这其实并非是一个绝对的定律,不同的龟鳖物种的寿命差异其实非常大,小型水龟的寿命可能就二三十年,但像加拉帕戈斯象龟这样的大型陆龟,在几乎没有天敌的环境中,可以活到一百多岁甚至超过两百岁!

视频里的中华鳖的寿命实际上在30~50年左右,常见的巴西龟的正常寿命也就30年左右。但对于它们这样体型的物种来说很长,虽然说对人类来说就有点不够用了。

那些真的能活上百年的龟鳖类物种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它们作为变温物种,不需要花费很多的能量去维持稳定的体温,所以它们的新城代谢的效率就很低,这可能导致其活动速度不够快,但是却客观上却又使得身体机能的损耗速度非常缓慢,细胞分裂和更新的周期更长,从根源上延缓了衰老的过程。

为了适应它们的这种特征,它们的”内在“非常强大,研究发现,龟鳖类长寿的物种往往携带与DNA修复、免疫防御、抗氧化应激相关的额外基因拷贝或特定基因变异。它们的细胞分裂代数也远多于人类,这意味着其细胞增殖和更新的潜力更大。

有些研究还指出龟体内可能缺乏致癌因素,不过这个还是认可度一般的假说。

它们身上的龟壳看似笨重,但确实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物理防护手段,使得它们能抵御大部分猎食者的袭击,使其生存几率大幅提升,自然能能活得更久。这样的盔甲也是它们敢采取慢节奏生活减少能量损耗的最大依仗。

另外,许多的龟鳖类有冬眠,甚至是夏眠的习性。在休眠期间,它们不吃不动,新陈代谢降至极低水平,几乎如同按下生命的“暂停键”,大大减少了能量消耗和环境带来的生存压力,这也对延长寿命很有用。

来源: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