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时节已经到了,各位钓友都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了吧!但是我今天要给大家泼点冷水,清明前后虽然是钓鱼的黄金季节,但碰到某些特定风向,再好的季节也白搭,空军是肯定的。
清明时节已经到了,各位钓友都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了吧!但是我今天要给大家泼点冷水,清明前后虽然是钓鱼的黄金季节,但碰到某些特定风向,再好的季节也白搭,空军是肯定的。
看到很多钓友无论什么天气都出门钓鱼,回来一问,要么空军,要么就是钓到一两条小杂鱼。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清明时节有两种风向是绝对不能钓的,碰到这两种风,别说钓鱼了,收拾东西赶紧跑路才是正道,否则不但钓不到鱼,可能连饵料都浪费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一种要避开的风向:持续的强东北风
很多钓友都听说过"西北风,钓死虫"这句老话,但对东北风却不够重视。东北风在清明前后特别要命,尤其是持续超过6小时的强东北风,几乎能让整个水域的鱼都停口。为什么东北风这么可怕呢?
首先,东北风往往带来降温,清明时节本来水温刚刚稳定,一旦降温,鱼立刻进入休眠状态。其次,东北风通常会带来气压变化,特别是低气压,这对鱼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低气压会导致水中溶氧量下降,鱼的活动能力和食欲都会大幅降低。
再说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原因:东北风往往会把水面上的浮游生物和食物颗粒吹向西南岸,导致鱼群大量向西南岸集中。如果你还傻傻地在东北岸钓鱼,那就真是对着空水钓了。
遇到东北风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不钓,等风向变化后再出门。如果非要钓,那就一定要去西南岸,而且要加重铅坠,用腥味重的饵料,钓深一点的区域。但即使这样,上鱼率也会比平时低很多,做好心理准备。
第二种要避开的风向:短时间内急剧转变的风
这种情况其实比持续的东北风更致命。如果你在钓鱼过程中,突然发现风向在短时间内(1-2小时)急剧变化,比如从南风突然变成北风,那就赶紧收竿回家吧。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有冷空气过境,天气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鱼类对这种变化极为敏感,会提前6-12小时就感知到,立即停止觅食,寻找安全的深水区躲避。这时候不管你用什么饵料,怎么打窝,基本都是白搭。
很多钓友不信这个邪,看到别人收竿,自己还沾沾自喜以为少了个竞争对手,结果守到天黑也没有一口鱼,白白浪费时间不说,万一碰上降温降雨,连人带装备一起遭罪。
这里有个小窍门:风向急变时,唯一可能还有口的鱼是鲤鱼和青鱼,因为它们适应能力比较强。如果你非要钓,可以调整饵料和钓位专门针对这两种鱼,其他鱼种就别指望了。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特殊情况:晴天小南风
说完要避开的风向,再给大家分享个正面例子。清明前后碰到晴天小南风,那可是钓鱼的绝佳时机,简直就是老天爷给钓鱼人的福利。
南风温暖湿润,能使水温稳定上升,而且小风不会搅动水体,鱼群活动和觅食都非常积极。这种天气下,浅水区的鱼获通常会非常好,尤其是背风向阳的浅滩,更是鱼儿扎堆的地方。
有句老话叫"春钓滩,夏钓荫,秋钓阔,冬钓深",在小南风天气下,这句话特别适用。浅水区的水温比深水区高2-3度,足以让鱼群聚集在那里大量觅食。
不过即使是这么好的天气,也有个注意事项:小南风适合钓鱼,但一旦风力超过4级,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大风会搅动水体,增加水的浑浊度,导致鱼类视觉受阻,觅食难度增加,反而会影响鱼口。
风向判断的实用技巧
说了这么多风向的影响,很多新手可能不知道怎么判断风向,这里教大家几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湿手指法:把手指舔湿,然后伸出来,感觉哪边凉,风就是从哪边来的看水面波纹:水面波纹的传播方向和风向相反看树叶或草动:它们摆动的方向就是风吹去的方向带个小风向标:最简单的就是在鱼竿上系一条轻细的丝带记住一点:风向的判断不是一次性的,要定期观察,因为春季风向变化很快。建议每小时检查一次,一旦发现风向有变化趋势,就要做好应对准备。
最后想说的是,钓鱼是一项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活动,风向只是其中的"天时"部分。即使碰上了不理想的风向,也不要灰心,可以通过调整钓位(地利)和技巧(人和)来弥补。但如果"天时"实在太差,比如碰上了我说的那两种致命风向,就不要硬钓了,该撤就撤,不然不仅人遭罪,鱼获也不会好,何必呢?
如果你有其他和风向相关的经验,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交流进步!
来源:上上班,钓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