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九三阅兵震撼世界,普京盛赞与特朗普“五连否”背后格局之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10:22 1

摘要:202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不仅展示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更成为一块试金石,试出了世界大国间的战略态势与真实形态。

长安街上,东风导弹巍然矗立,歼-20战机划破长空。

202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不仅展示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更成为一块试金石,试出了世界大国间的战略态势与真实形态。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观礼台上毫不吝啬地用“精彩”、“非常棒”、“高水平”表达赞赏;而大洋彼岸的特朗普则在白宫记者会上连说多个“不”字,否认中国阅兵是对美国的挑战。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折射出当前国际关系的复杂图景,标志着全球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九三阅兵式上,45个方队以实战化编组隆隆前行,数千名官兵步伐如一,多种新型主战装备首次亮相。

歼-20S双座版战机编队掠过长安街,与察打一体无人机同步飞行,展示智能空战协同能力。

99A主战坦克配备125毫米滑膛炮,单发穿深达750毫米,能实现“逆牛顿”级别的漂移转弯动作,全球罕见。

新型无人潜艇、可以负重翻滚的机器狗也首次成列,表明中国在“无人作战集群”与“智能地面装备”方面已具备完整体系。

这场阅兵被称为“绝对力量的展示”,中国向世界表明其军力不仅可以保家卫国,还能为世界和平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俄罗斯总统普京此次中国之行行程紧凑,在出席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后,立即转赴北京参加九三阅兵活动。在中国官方公布的26位外国领导人名单中,普京的名字列在首位。

普京观看阅兵后,毫不吝啬地给予“精彩”、“非常棒”、“高水平”的高度评价。这些称赞绝非表面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俄罗斯本身就是军事强国,对阅兵的标准向来很高,能让普京如此评价,足见中国阅兵的细节和实力有多打动人。

普京的称赞不仅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两国关系的笃定。中俄之间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不少老兵胸前的勋章里,还留着当年与苏联红军并肩作战的印记。

从二战时的并肩作战,到现在在联合国安理会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再到能源、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中俄关系是“历史打底、现实支撑”的硬关系。

俄罗斯媒体和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北京举行的纪念活动。全俄广电新闻频道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全俄广电主持人和同声传译详细介绍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和阅兵中的精彩看点。

俄新社和塔斯社等主要官方媒体也都在网站和新媒体客户端实时更新阅兵的消息。所有俄语地区主要媒体都对纪念活动进行了报道。

**俄罗斯媒体普遍认为**,普京在北京出席纪念活动获得了极高规格的礼遇。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在北京出席活动,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宣示。

俄罗斯普通民众对这次北京的纪念活动也十分关注。9月3日早上,许多俄罗斯人都通过新媒体平台观看阅兵的精彩片段。

与中国阅兵的自信从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的回应显得紧张而矛盾。

当记者直截了当地问出“中国阅兵是否是对美国的挑战”时,这位以强硬著称的总统竟然连说三个“不”字:“不,不,不!中国需要我们,我们关系很好,我不认为阅兵是对美国的挑战。”

在另一次回应中,特朗普甚至一口气说了五个“不”:“No, no, not at all. I don’t think so. Absolutely not。”(不,不,一点也不。我不这么认为。绝对不。)

这种反常之举背后,是特朗普被中国阅兵狠狠刺激到的现实。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在9月2日晚观看中国阅兵彩排的视频后,大发雷霆,责备国防部“自由日阅兵”太寒碜。

他随后火速批准5000万美元预算,要求美国海军秋季在西太平洋搞一场“史无前例”的阅舰式,还要求太平洋舰队“全员参与”。

特朗普的“软化”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多重现实压力的叠加。

首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正遭遇严重阻力。过去几个月,五角大楼密集向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友施压,要求其明确在台海局势升级时的角色,但盟友们的反应却令美方失望。

澳大利亚始终未公开表态是否军事介入,日本虽口头与美保持一致,实际部署却极为谨慎。韩国总统李在明更直接回怼:“等外星人入侵地球时,我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其次,国内经济反噬的压力让特朗普不得不调整对华姿态。近期,美国大豆协会向白宫发出公开信,要求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原因是中国因“对等关税”政策大幅减少自美大豆进口,转而与巴西签订更多采购协议,导致美国豆农订单缩水、仓储积压,许多农场面临亏损甚至破产。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的依赖。

稀土永磁材料作为军工、芯片、清洁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工业维生素”,美国超过80%的进口依赖中国供应链。

五角大楼的一份内部评估报告显示,美国要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5-8年时间,还面临着技术工人短缺、环保标准严苛、成本高昂等多重障碍。

此外,美国司法体系的一记重锤让特朗普的“关税武器”濒临失效。几天前,联邦上诉法院正式裁定其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大多数条款越权、不合法。

这一政策曾是特朗普对外经济施压的核心工具,如今被判非法,不仅意味着政策即将终结,还可能面临退还已征关税的财政压力。

特朗普在阅兵期间的表现不仅矛盾,甚至显得有些精神分裂。

一方面,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祝愿中国人民度过一个伟大而持久的庆祝日。

他还提醒中国:“别忘了提及美利坚合众国为帮助中国,确保其自由,免受非常不友好的外国侵略者而给予的大量支持和“鲜血”。

许多美国人在中国追求胜利和荣耀的过程中丧生。我希望他们的勇敢和牺牲得到应有的荣誉和铭记!”

另一方面,他又对参加阅兵的俄罗斯以及朝鲜的国家元首发出威胁:“请向弗拉基米尔·普京和金正恩致以最热烈的问候,因为你们密谋反对美利坚合众国。”

这种威胁背后是特朗普的战略焦虑。1959年后,中俄朝元首第一次在中国阅兵场上相聚。朝鲜人民军已表现出极其优良的战术能力以及适应力,很快便适应了以无人机为核心的现代战争。

俄罗斯的石油、粮食和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入朝鲜,重新激活了这个衰落的工业国。朝鲜仅用很短时间,便建造了两艘5000吨级的、具有垂发功能的驱逐舰,导弹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九三阅兵引发了全球舆论的热议。《路透社》形容它为“Peace or War?”(和平或战争?)的信号抛出。

《卫报》则列出五大观察关键词:克制、科技突破、国际观礼阵容、非对抗表达,以及结构性对美不再依赖。

最吸睛的画面之一是普京与金正恩并肩观礼的照片。这不仅让外媒惊呼“冷战味重返”,也让白宫感受到东亚力量整合的寒意。

中国官方口径始终明确:展示军力,不代表对抗;纪念历史,是为了维护和平。这种表态,比起喊口号,更像是立规矩。

过去,美国习惯通过航母调动、军演部署、强硬表态来塑造全球“领导者”形象。

但如今的中国,不靠声量靠实力,不打口水仗打体系战,从产业链、供应链到技术链,硬是以“韧性战略”建立了不同于美国的全球竞争范式。

通过这次九三阅兵,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思路。

中国在天津举办的上合峰会,展示了中国的战略思路——不再局限于安全合作,而是向经贸、能源等务实领域全面拓展。中国正在构建一个不依赖于西方的多边合作体系。

中俄关系只会更好,也将会进行更多合作。虽然不知道特朗普的祝福能撑多久,但不管怎么变,中国站在“正义和大势”这边。

不管是真心的认可,还是无奈的妥协,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终究要跟着这个“大势”走。

这场阅兵,不过是把这个“大势”,更清晰地展现在了全世界面前。

阅兵结束后,普京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而特朗普则要求美国海军秋季在西太平洋搞一场“史无命”的阅舰式,还要求太平洋舰队“全员参与”。

远在东亚,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已经传遍世界。

多位国际问题专家表示,这一画面传递的信息远比任何导弹展示都更加有力——它意味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新的多极化世界正在形成。

来源:大块儿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