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丨2025年9月北京地方文献新书(14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09:25 1

摘要:简介:本书充分汲取历年来有关北京的考古成果,遵循历史学和考古学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从地下考古、纸上文献、地面古建等多维视角出发,对北京“城之源”“都之源”等历史密码作出了逐一解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揭示了古都北京的总的图景,挖掘了北京红墙绿瓦深处蕴积的极为丰

书名:《北京城的历史密码》

作者:王光镐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价格:¥88.00

简介:本书充分汲取历年来有关北京的考古成果,遵循历史学和考古学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从地下考古、纸上文献、地面古建等多维视角出发,对北京“城之源”“都之源”等历史密码作出了逐一解析。在此基础上,作者揭示了古都北京的总的图景,挖掘了北京红墙绿瓦深处蕴积的极为丰厚和深刻的东方文明内涵,同时还对北京历史文化的特异性做了大视角的横向比较,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概而言之,作为一个老考古人,作者解码北京的成果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北京学不该是地方志,而应是解读中华文明的密钥。

书名:《历史的礼物:北京名人故居 》

作者:高小龙、穆力兵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价格:¥68.00

简介:本书是一本全景式地展示北京名人故居的魅力以及名人的精彩人生的人文社科类著作。全书重点介绍北京十八处对社会开放的名人故居,简要介绍三四处即将开放的名人故居,以及北京名人故居的总体概况。全书既重现名人历史足迹、名人故居内发生的传奇故事,也反映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保护名人故居所做的工作。书中插画清新、生动、鲜活,包括名人故居的建筑、街景、周边环境,名人故居内的文物藏品、室外景观、室内陈设,名人的画像。本书文字作者在北京文物战线已工作三十余年,曾任徐悲鸿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兼法人代表,采访过沈家本、纪晓岚、、邵飘萍、郭沫若、梅兰芳、老舍等多位名人后代,亲历了一些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保证了书中所写每一位名人故居都有全新的内容。本书插图为穆力兵先生所绘,他常年停驻于北京的街头巷尾、山村古道,用画笔记录描绘北京的神韵,其油画作品曾获国际绘画一等奖。

书名:《回望燕京:明清笔记、小说与北京文化记忆》

作者:何卫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价格:¥120.00

简介:本书以明清文人笔记与通俗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坛庙、寺观、园林、士乡、京旗、节令、礼俗等方面入手,描绘明清时期北京城的生活图景,呈现其民族文化融合,地域文化交汇,皇城文化、士人文化与平民文化熔于一炉的京师文化特征。

书名:《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

作者:赵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价格:¥79.00

简介:本书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从辛亥以后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作者以亲闻、亲历追忆旧时风物,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饮食娱乐、社会工商、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收藏琐事和社会交往等等,所涉猎的是百年来北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回溯城市百年变迁的同时,亦对表象背后的文化移异有所观照。

书名:《风乎舞雩:元大都踏查记》

作者:李零、张南金、王瑞智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价格:¥108.00

简介:本书是一部研究北京历史地理的学术考证著作,兼具趣味性。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中轴线——平分元大都主体建筑的南北轴线。重点讨论钟鼓楼与中心台、中心阁的关系,万宁桥与万宁宫、万宁寺的关系。二是大都水系:高梁河、金水河、通惠河。重点讨论金水河从和义门南水门到太液池的水道流向,以及金水河与高梁河、通惠河的关系。三是大都50坊:重点讨论元大都11门的配卦和命名之由,《元一统志》50坊的命名之由和布局,并与《析津志》的记载和明初33坊做比较,辨析异同。作者除了梳理文献作辨析外,还多次实地踏查相关遗迹遗址,以期还原真实的元大都,并对一些问题提出假设,可以帮助了解今日北京城,并推动相关研究。

书名:《北京来信:清末驻京英使见闻》

作者:密福特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价格:¥70.00

简介:本书即以书信体裁,记录了作者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从英法联军侵华到太平天国运动,在清王朝日薄西山的大背景下,他描述了皇室贵族、沙场军人、文化精英、僧侣平民等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这是一幅19世纪60年代的社会生活图景,也是记录清朝后期社会的宝贵史料。

书名:《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作者:章剑华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价格:¥79.00

简介:本书围绕为故宫博物院建设、发展及文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李石曾、易培基、马衡、那志良、单士元等诸多人物,深入挖掘这批人与故宫相关的酸甜苦辣和爱恨情仇。作者使用丰富的第一手故宫资料串联故宫博物院百年历程,以“虚构的真实”这一文学化的创作手法,对故宫背后的不为大众所知的人们进行真实且文学化的还原,使读者对故宫、故宫物、故宫人有真实且形象的认识。

书名:《讲给孩子听的中轴线上的老故事(上下册)》

作者:梵雁平、刘燕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价格:¥136.00

简介:本书分上下两册,该书以原创绘图创作、图文并茂的方式,从北京中轴线流传的老故事切入,徐徐展开,对北京中轴线的多个历史文化遗产点进行生动有趣的介绍。每个遗产点附平面图呈现、科普知识板块、通过生动深入介绍,让青少年对北京城的文化底蕴、历史变迁、中轴线申遗和历史名城保护的重要意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书名:《胡同烟火》

作者:厚闲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价格:¥69.00

简介:本书是厚闲继畅销治愈绘画随笔集《家在小院里》后的全新作品。主人公从上一本的白鹤闲叔变成了如今加上秋实的一家三口,故事的场景也从小院里走出来,走到了充满烟火气的胡同中。厚闲以六个元素为主题把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美好收藏在这本书里。绿树红花、花开结实、逢时遇节、闹市忙民、日暮黄昏时、饥来吃饭倦来眠,厚闲的绘画温暖细腻,文字真诚质朴,每一幅画作、每一篇文章都会让人回忆起生活最本来的样子,想回到无忧无虑的美好曾经。

书名:《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与治理研究 (第1辑)》

作者: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基层治理研究基地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价格:¥98.00

简介:本书是北京物资学院教师集体协作、联合攻关的成果,我们相信,本书作为探索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个窗口,不仅有利于读者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而且通过分享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实践探索,有利于形成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凝聚更多力量助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水平建设。我们期待本书能够激发更多的思考和探讨,为将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贡献力量。

书名:《北京市经济、社会、人口特征与教育供给结构研究》

作者:姚翠友、石夫磊、付东普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价格:¥88.00

简介:本书以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为依托,根据北京市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研究与之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根据北京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探究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之间的匹配问题,优化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使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更好地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相关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计算机仿真,为相关部门进行高等教育供给结构调整提供政策建议支持。

书名:《产城融合背景下的城市更新理论及实践: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作者:戚瑞双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价格:¥45.00

简介:本书在产城融合背景下,围绕城市更新这一主题,介绍国内外城市更新理论,分析对比国内外城市更新案例,总结不同国家城市更新的经验和教训,重点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更新为例,深入剖析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更新多元化实践,通过细致分析园区类城市更新实践、工业厂房项目类城市更新实践以及综合类城市更新实践三类典型案例,揭示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动产城融合、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方面的独特路径与创新模式。

书名:《京津冀地区京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作者:滕雪梅、车岩鑫、褚旭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价格:¥88.00

简介:本书基于实地田野考察方法,深入京津冀各村镇,全面系统整理与研究京绣工艺传承现状,论证京津冀三地刺绣一脉相承的现实,提示京津冀三地京绣行业协同发展的历史轨迹。京绣工艺传承谱系是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构建京绣传承人的个人生活历史、情感记忆和群体记忆,展现他们的风骨和品格,增强京绣传承人群体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具有鲜明的文化意义和现实价值,使京绣传承历史得以较为全面的展现,有力地支持工艺美术的理论研究。适合纺织、服装、艺术类院校师生及相关京绣研究者参考使用。

书名:《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

作者:李平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价格:¥98.00

简介:本书立足国家战略与首都发展定位,围绕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目标进行研究。报告以“数据驱动、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为研究主线,构建起覆盖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的分析体系,从宏观发展格局、中观产业实践到微观要素配置层层递进,全面勾勒北京数字经济跃迁路径。报告创新推出九大专题研究模块,形成“监测评价—动能分析—制度保障”三位一体的研究架构,强调数据跨境流动、隐私保护等法治保障的突破方向,量化评估北京数字经济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与创新效能,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数字技术产业布局、国际数据要素枢纽建设等战略议题,深度解析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乘数效应”。

来源:北京脉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