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姑娘泡菜炸出餐饮营销新模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09:59 1

摘要:2025年的七夕,餐饮圈的营销剧本比《小时代》还烂——90%的品牌在卖“买一送一的玫瑰奶茶”,80%的文案在写“给TA的专属甜”,连沙县小吃都凑热度贴了“七夕情侣套餐”。直到湘西姑娘泡菜甩出一句“姑娘好巧”,直接把乞巧节的“老黄历”翻出来,改成了女性的“技能P

2025年的七夕,餐饮圈的营销剧本比《小时代》还烂——90%的品牌在卖“买一送一的玫瑰奶茶”,80%的文案在写“给TA的专属甜”,连沙县小吃都凑热度贴了“七夕情侣套餐”。直到湘西姑娘泡菜甩出一句“姑娘好巧”,直接把乞巧节的“老黄历”翻出来,改成了女性的“技能PK场”:用户晒做美甲的手、编发带的手、做手工皂的手,话题阅读量破1000万,门店客单量涨2.5倍,加盟商乐疯了——“总部搞事,我们躺赚”。

七夕营销的套路有多烂?去年某奶茶店的“玫瑰芝士茶”,今年换个包装叫“七夕限定”;某炸鸡店的“情侣桶”,不过是把两块鸡翅绑个蝴蝶结。湘西姑娘泡菜的市场部说:“我们不想当爱情的工具人,要当女性的同路人。”于是他们翻《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乞巧。”哦,原来七夕本来就是姑娘们比“巧手”的节日!不是爱情节!那为什么不把这个还给女性?

他们的思路很简单:“别人抢着卖‘爱情的甜’,我们偏要卖‘自我的甜’——现代姑娘的‘巧’,不是穿针引线,是会编发、会做手工、会搞事业,这些才是值得晒的‘高光’。”就这么一句“姑娘好巧”,直接戳中了100万+女性的“自我认同”——原来我的“巧”,不是为了讨好谁,是为了自己开心。

光有概念不够,得把“巧”变成“可参与的仪式”。湘西姑娘做了个“进店送手编材料包”的活动——材料包里有毛线、编织针、说明书,顾客编完可以兑换一份“巧手套餐”(泡菜+卤蛋+米饭)。本来是古代“乞巧”的习俗,现在变成“用技能换美食”的现代仪式。
有个用户说:“我编了个小草莓挂件,换了份泡萝卜,吃的时候觉得这萝卜比平时甜——因为是我自己‘赚’来的。”就这一招,把“到店”变成“参与”,把“消费”变成“成就”:门店的到店率涨了40%,其中80%是女性顾客,她们不仅自己来,还带朋友来“比巧”:“你看我编的手绳,比你那美甲更有意义!”

更妙的是“体验闭环”:总部给加盟商统一发物料(材料包、海报、培训手册),店员不用费脑,只要引导顾客编手绳就行。某武汉加盟商说:“我本来以为这活动麻烦,结果每天早上材料包一摆出来,就有姑娘凑过来问‘怎么编’,编完换套餐,吃完还拍个照发朋友圈——等于免费给我做广告。”

湘西姑娘不是第一次玩“女性价值”了。去年三八节,他们联合苗绣非遗传承人做“女性手作展”,把苗绣手帕、土家织锦带进门店,文案写的是“姑娘,你的手作比奶茶甜”;平时的社交媒体里,没有“女生就该吃轻食”的PUA,只有“你做的手工皂,比任何护肤品都珍贵”的肯定。

他们的CEO说:“我们不把女性当‘消费者’,我们当‘同行者’——她们会熬夜做方案、会早起给孩子做辅食、会周末学手工,这些‘巧’不是‘附庸’,是‘底气’。”这种“共情”不是装出来的:活动里的KOC全是真实用户——手工博主、职场妈妈、大学生,她们晒的“巧手瞬间”没有滤镜,全是“真实的生活”:“加班到10点,回家编了个发带,送给自己当‘辛苦奖’”“给宝宝做的卡通辅食,他吃了两碗,我拍下来晒到话题里,居然被湘西姑娘翻牌了”。
就这么一来,消费者从“买泡菜的人”变成“品牌的传播者”——某小红书用户晒了自己编的手绳和泡菜套餐,获得了1.2万赞,评论区全是“求门店地址”“我也要去编”的留言。

营销的终极目标是“赚钱”,湘西姑娘把“声量”变成“销量”的能力,比大部分品牌强10倍。
线上:发起#湘西姑娘巧手图鉴#话题,找了100个女性KOC(手工博主、职场妈妈)晒“巧手瞬间”,话题阅读量破1000万,其中30%的流量直接导向门店——“我在小红书看到有人晒手绳,特意打车去门店编”;
线下:“泡菜+主食”的套餐模式,覆盖了午餐、下午茶、晚餐三个时段——编完手绳吃份套餐当午餐,下午饿了再来份泡萝卜当零食,晚上带份泡菜回家加菜。某长沙加盟商说:“活动前我每天卖600份,活动后卖1500份,其中复购率占了50%——很多人编完手绳,下次来会带朋友:‘你看,我上次编的那个挂件,就是这家店的。’”

更厉害的是“总部造势,门店受益”的模式:总部负责线上话题、物料设计、KOC合作,加盟商只要执行就行,营销成本降低了60%,但业绩涨了3倍。某新手加盟商说:“我本来担心做不好活动,结果总部把什么都准备好了,我只要摆好材料包,剩下的交给顾客自己玩——这钱赚得太轻松了。”

七夕过后,很多品牌在复盘“为什么我们的活动没效果”,湘西姑娘的市场部说:“因为你们在‘卖节日’,我们在‘懂女性’。”

现代女性要的不是“别人给的玫瑰”,是“自己赚的甜”——她们愿意为“参与感”付费,愿意为“认同”传播,愿意为“懂自己的品牌”复购。湘西姑娘的厉害之处,不是玩了个新节日,而是看清了:餐饮营销的尽头,从来不是“卷流量”,而是“卷共情”。
就像结尾的金句说的:“所谓‘巧’,不是讨好世界的技能,是讨好自己的本事——姑娘,你的每一次‘巧手’,都是对生活的‘反击’。”

来源:广东君望食品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