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重症医学科(ICU),生死博弈的紧张与专业救治的严谨之外,一束温暖的光正悄然照进这个“无陪护病房”。近日,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推出一系列创新人文关怀举措,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打破传统ICU的冰冷印象,让专业救治与人文温度交织,为患者和家属筑起一座“有温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温情守护,让“生命港湾”更有温度
在重症医学科(ICU),生死博弈的紧张与专业救治的严谨之外,一束温暖的光正悄然照进这个“无陪护病房”。近日,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推出一系列创新人文关怀举措,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打破传统ICU的冰冷印象,让专业救治与人文温度交织,为患者和家属筑起一座“有温度的桥梁”。
护理延续:患者康复更有保障
“患者转出ICU不是终点,而是专业护理延续的起点。”该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媛辉介绍,科室创新开展“家属重症护理体验日”活动。在患者即将转出ICU时,护士主动与家属预约时间,邀请他们走进ICU病房。在床边,护士手把手指导家属为患者翻身、拍背、喂饭,详细讲解尿管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等专业技巧。“过去家属接患者时总是手足无措,现在让我们带着技能接患者转出ICU,患者康复更有保障。”一位参与培训的家属感慨道。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柔性探视:帘幕后的温情时光
针对ICU特殊环境可能加剧患者焦虑的问题,科室推出“柔性陪伴计划”。对于情绪波动大、存在心理创伤的清醒患者,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家属穿戴隔离衣进入病房。
淡蓝色的隔帘围出一方私密空间,家属在护士指导下共同为患者擦洗、按摩,轻声细语的交谈中,监测仪器的滴答声与亲人的呢喃交织成独特的生命乐章。“握着妈妈的手给她梳头时,我看到她眼角有泪,但这次是因为安心。”一位患者的女儿哽咽道。
同时,为打破ICU封闭环境带来的沟通壁垒,科室建立重症患者家属关爱群。及时了解家属需求,医护人员及时解答家属的疑虑,构建高效安全的沟通环境,为患者创造安心舒适的治疗环境。
疗愈空间:ICU里的“五感关怀”
每天下午3点,悠扬的钢琴曲《天空之城》会准时在病区响起。科室引入“音乐疗愈计划”,精选α脑波音乐、自然白噪音等音频,通过病房广播系统播放,帮助清醒患者缓解焦虑,也让高强度工作的医护团队获得片刻舒缓。针对不同患者群体,护士站备有“人文关怀百宝箱”,为老人准备放大镜和老年杂志,为年轻患者提供励志书籍,给孩子们备齐绘本、拼图和动画视频。“护士姐姐为我播放《汪汪队立大功》动画片,感觉打针都没那么疼了!”一位小患者开心地说。
以心换心:人文关怀双向奔赴
这些充满温情的改变,源自医护团队对“生命质量”的深刻理解。“ICU救治的不只是器官,更是完整的人。”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瑞萍强调,当呼吸机维持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时,一段熟悉的音乐、一本喜欢的杂志,都可能成为唤醒生命力量的“密钥”。
如今,走进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依旧能看到最顶尖的医疗设备在高效运转,但监测屏幕旁多了暖心话语,多了温馨感动,家属锦旗和感谢信传递着肯定、信任和美好祝愿。在这里,科技与人文共舞,专业与温情并存,让生命的奇迹在希望中出现。(文/图 张媛辉 张丽丽)
来源:三门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