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期5天的书展,日均超1万人次,线上线下全域销售合计1500万元;不仅有呼和浩特市民,还有不少专程从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等地赶来的读者;开展仅2天就有出版社的精品图书当场售罄……
8月27日至31日,“阅见北疆 阅读之美”2025北疆书展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为期5天的书展,日均超1万人次,线上线下全域销售合计1500万元;不仅有呼和浩特市民,还有不少专程从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等地赶来的读者;开展仅2天就有出版社的精品图书当场售罄……
作为自治区深入落实文化强国战略、擦亮北疆文化品牌的生动实践和展示平台,本届书展通过丰富、多元的形式、载体,让更多人触摸到“书香内蒙古”的魅力。
01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书展为何还能人潮涌动,“流量密码”有哪些?
概括来说,有5个“满满”:
首先,“容量”满满。
本届书展由内蒙古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联合承办,致力打造“全域联动、全民参与、全景体验”的高品质文化盛会。
从参展规模看,汇聚全国顶尖阵容,中国出版集团等300余家出版单位共展出精品图书10万余种、100余万册。
从参展主题看,精心打造“真理之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北疆文化主题出版物展区、字游集物文创展区、数字文化体验展区、馆藏图书交易区等八大主题展区。
从参展空间看,采用“1+12”模式,以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为主会场,联动全区各盟市新华书店设分会场。
其次,自信满满。
“真理之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系统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权威文献著作、精研读本等核心成果,运用现代化手段,全景式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北疆文化主题出版物精品展区,首次全面呈现北疆文化主题精品图书、典藏图书和数字多媒体出版物,生动展现内蒙古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的自信和力量。
书展期间还发布《北疆文库》首批成果,填补了内蒙古区域文化系统性梳理的空白;发布《爱读家乡 我的内蒙古》,让区内的青少年在深入了解家乡的过程中以家乡为傲。
再次,活动满满。
书展邀请30余位知名作家、学者、文化名人亲临现场,精心策划200余场文化活动,包含主题联展、数智体验、文旅融合、云端直播等各类形式。
作为本届书展的重点活动,“阅见北疆・阅读之美”阅读盛典以“文艺表演+阅读推广”的形式,全方位展现了内蒙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民阅读工作的丰硕成果。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以及王跃文、曹文轩等顶尖作家、学者带来高端文化论坛、图书签售等活动,让书展成为连接读者与好书的优质平台。”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宣传办公室主管张楚楚介绍。
书展也是创意的世界。本次书展设立了“非遗+文创+潮玩集市”展示区;策划集章打卡活动,设置了“北疆印记”和“书香印记”两种玩法路线。
同时,关爱满满。
聚焦“一老一小”群体也是本次书展的一大亮点,这让我们看到很多家庭都是三代人前来参观、选书,“全家看书展”的口号格外响亮。
“乐龄乐读·银龄阅读”展区里,老龄政策理论类图书、老年生活指南类图书、大字本图书、线装书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老年读者。
书展恰逢新学期的到来,“开学第一站”“阅读的一代就是希望的一代”成为特色主题。特别是在少儿主题展区,举办了“作家的童年”“神兽伴读 助力成长”等少儿主题阅读活动13场。
“阅读成就阳刚少年——八路读者见面会”后,作家八路感慨道:“当我看到孩子们听着故事时发亮的眼睛,我就知道阅读的种子已经播下。”
还有,福利满满。
本届书展共发放700万元的惠民购书券,人们可通过“北疆书展”小程序等4个平台领取,补贴面额最高可达“500元减230元”,还提供额外叠加补贴。呼和浩特6家门店也可使用。
市民武女士说,她带着两个孩子选购了17本书,原价800元多的书,领取的购书券叠加平台满减等活动,最后只花了430元。
本届书展还和景区联动,凭呼和浩特市各景区文化场所门票,在书展主会场可享购书满减福利;推出“北疆书展地铁联名卡”,持卡免费乘坐地铁观展,还可享全年会员权益。
本届书展不仅是一场图书交易会,也是一场全民阅读的推广活动,更是一次集体文化体验的盛宴;不仅是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窗口,也是推动文化产品流通、激发创新活力的平台,更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生动诠释。
02
本届书展的成功,并非偶然。它背后映射的,是内蒙古对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长远谋划,是对北疆文化品牌的深度塑造,更是一种可感可及的文化自信实践。它启示我们,文化盛宴滋养人心,离不开坚实根基、蓬勃活力和时代眼光。
其一,共建是基础,共享方为关键。内蒙古以“让阅读触手可及”为目标编织全域阅读网络,其可贵之处在于让这张网真正“用起来、活起来”。在城市,充满民族特色的“马文化”主题书店、温馨舒适的喵书屋等特色书店已成为阅读打卡的新地标;在乡村,依托11590家草原书屋,持续更新图书品类,开展“乡村阅读季”等活动,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全区的联动,集中体现了阅读资源向基层下沉的努力,让书香弥合地域隔阂,普惠大众精神世界。
18000平方米的主会场设八大主题展区。图片来源:草原云
其二,活动是形式,触动方显价值。200余场活动、30多位名家,数字背后的关键,是能否真正点燃公众的阅读热情。内蒙古的做法是推动阅读与文化、艺术、生活深度融合,让“读”书变成“品”文化:主题读书会不仅是作者单向输出,更成为解读北疆文化、激发身份认同的现场;“有声图书进地铁”巧妙利用通勤碎片时间,让阅读“声”入人心;北疆文化阅读之旅,则将书本上的苍茫辽阔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地体验……这一次次触动,正是全民阅读从“被动参与”走向“主动热爱”的关键飞跃。
其三,创新是手段,创效方为目的。数字时代的阅读推广需突破陈规。创新的有效性在于能否拓宽发展境界、服务人的需求。内蒙古以品牌为抓手探索“阅读+”融合创新。同时,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内蒙古数字草原书屋”微信小程序,汇聚海量电子图书与听书资源;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组建专业新媒体运营团队,通过直播带货、线上读书会、数字阅读平台等形式,重构阅读场景,打破时空限制,读者同步畅享全国好书……创新赋能核心在于思维转变——从“卖书”转向“运营阅读服务”,驱动文化产业链提质增效。
在2025北疆书展现场,参会者与AI下棋机器人对弈。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从都市书房到草原书屋,从纸质墨香到数字阅读,“书香内蒙古”揭示:一个地区的文化品格,不仅在于书店数量或活动规模,更在于能否让阅读成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在每一页书、每一次对话、每一次体验中,将文化自信深深植入人心。
03
于字里行间“阅见北疆”,沉浸感受“阅读之美”。
2025北疆书展虽已落幕,但这场文化盛会证明着: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深度阅读的渴望、对精神滋养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书香内蒙古”的韵味将愈加浓郁,历久弥新,醇厚绵长。
来源:实践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