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生物医药企业再出圈!自主研发皮肤再生平台接受新华网专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09:21 2

摘要:近日,璟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慧思受邀参加新华网“中国经济的信心”系列专访,代表福田区生物医药企业“再出圈”。作为聚焦重点行业、报道领军企业的大型主题系列,此次专访使璟骐生物自主研发的皮肤再生技术平台继获得“瑞士日内瓦发明展金奖”后,再受瞩目。

蔡慧思(左)接受新华网专访。

近日,璟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慧思受邀参加新华网“中国经济的信心”系列专访,代表福田区生物医药企业“再出圈”。作为聚焦重点行业、报道领军企业的大型主题系列,此次专访使璟骐生物自主研发的皮肤再生技术平台继获得“瑞士日内瓦发明展金奖”后,再受瞩目。

皮肤再生有创新,“政产学研”出成果

“很多有增生性疤痕的患者,往往需要做激光、注射类固醇,甚至动手术。我们在想能不能研发一项技术,‘涂平’疤痕。”蔡慧思表示,自己已从事30年以上的美容管理事业,深知皮肤修复的不易。

自此,璟骐生物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跨境协作优势,从香港科技大学科研项目起步,专注于皮肤再生领域的创新研究,推出自主研发的SGC(Self Growth Colony)技术平台。“SGC即‘自体优化技术’,患者可以‘自己帮自己’,用自体的生物组织把疤痕‘涂平’。”蔡慧思说。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图源:幸福福田)

在实际应用中,团队发现皮肤衰老与伤口修复有相似的生物学机制,于是将原本用于治疗皮肤问题的医疗级技术研究,转化为延缓皮肤衰老和改善肌肤皱纹的日常护理方案。

目前,SGC平台已获得10多项国际专利,并在慢性难愈合伤口、子宫内膜修复、骨关节修复、皮肤抗衰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公司已与广州、深圳多家三甲医院展开临床合作,并在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建立了GMP认证的标准生物实验室,展示了“政、产、学、研”合作的丰硕成果。

从实验室到梳妆台,再到全球市场,璟骐生物科技充满信心。“未来,我们将拓展免疫调节、代谢疾病等新领域,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蔡慧思说。

福田企业秀实力,硕果累累启新程

福田生物医药的创新成果远不止于此。仅今年上半年,福田这一“新新”力量便捷报频传。

生物医药“最强大脑”,刷新订单新纪录。8月5日,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DoveTree达成管线合作协议,总订单规模高达470亿港元(59.9亿美元),刷新中国AI制药领域出海订单的最高纪录。

晶泰科技AI+机器人实验室实景。(图源:晶泰科技)

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温书豪表示,“此次合作不仅印证了平台的技术成熟度,更标志着一种研发模式上的创新探索。双方将携手加速具有挑战性的创新靶点的研发突破,共同推进AI驱动药物研发的未来边界。”

作为业内少数同时具备小分子、大分子、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分子胶的“干湿”研发能力的公司,晶泰科技的AI药物研发平台能有效拓展成药空间,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医药界诺奖”提名企业,前瞻押注类器官赛道。美国时间8月11日,国际生物医药界最高荣誉之一 ——2025年盖伦奖(Prix Galien USA)公布提名名单,福田区生物医药企业希格生科(Signet Therapeutics)凭借其与晶泰科技合作开发的全球首款弥漫性胃癌靶向药SIGX1094R,成功入选 “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Best Biotechnology Award)”,成为获该奖项提名的唯一中国公司和唯一生物制药公司。

图源:希格生科。

“虽然只是提名,但和安进、阿斯利康、强生、辉瑞等全球顶尖大药企一起入围,我们惊喜之余深感荣幸。”希格生科创始人兼CEO张海生表示。

利用“类器官+AI”技术,SIGX1094R仅用时不到4年就进入一期临床,还先后赢得了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ODD)和快速通道认定(FTD),有望加速上市进程。

早在五年前,希格生科便前瞻性布局“类器官+AI”赋能癌症创新靶向药研发技术体系。2021年10月,全球知名生物科技媒体Fierce Biotech把希格生科放上首页,并评价为“下一代癌症药物研发范式(NEXT Generation)”;2023年,制药巨头罗氏成立人类生物学研究所,国际大药企纷纷押注这一赛道。今年4月,美国FDA正式发布声明,明确支持类器官和AI技术逐步替代传统动物实验。

图源:希格生科。

不仅晶泰科技和希格生科,今年以来,来自深圳福田的生物医药力量频频吸引业界目光。

由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晶泰科技共同创立的莱芒生物,创新性采用“免疫代谢重编程+前沿AI”技术,今年7月入选“潜在独角兽企业”,又捧回医疗健康投资卓悦榜“年度创新医药最佳企业”奖项;成立于2022年的砺博生物,聚焦靶向RNA小分子药物开发平台技术,刚刚获得近亿元的Pre-A轮融资;上市企业君圣泰自主研发的新药全部拥有100%知识产权,全球首创新药HTD1801“一药多效”;信立泰新增中国首个ARB+噻嗪样利尿剂复方降压药物复立安,我国原研第一款、全球第二款ARNI类药物信超妥获批上市……

为什么如此年轻的生物医药企业,能在全球市场频频崭露头角?DoveTree创始人Verdine多年前的一段采访提到,传统模式没有办法解决现实问题,“新医疗模式,将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筑巢引凤”显实效,招招制胜有“王牌”

如此成绩,源自企业创新的“厚积薄发”,更是福田区“筑巢引凤”的生动写照。在这个仅占深圳总面积4%左右的区域,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领域的规模企业百余家,一个世界领先的“AI+医药研发圈”已逐渐形成。

“仅我们公司所在的那栋楼,就聚集了信立泰、希格生科、默元生物等知名生物医药企业。我们那个小小的园区,已经是一个高度聚集的、世界顶尖的生物科技的生态圈。”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马健博士表示。

图源: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到“支持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应用”。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福田区的重点科创产业,已经形成了规模集聚、深港合作的特色产业集群。

据统计,2024年福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超170亿元,是2020年的6倍有余,集聚规模企业百余家,其中包括信立泰、晶泰科技、君圣泰、业聚医疗、倍轻松等上市企业,以及华润九新、希格生科、莱芒生物等一系列高潜力创新药企业,上市申请中、临床试验中的管线超20个。

“新新力量”不断“上新”,福田区有几张“王牌”。

首先,以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当前,福田区拥有12家市级认定的生物医药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并在河套深圳园区建成2家中试平台,居全市第2。福田区集聚了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两个国家级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靠前服务和技术指导;拥有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临床试验公共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为“AI+医药”提供丰富的临床试验和医疗数据支撑。

其次,积极发挥金融大区优势,参与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设立。福田区拥有倚锋资本、达晨财智等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用金融“活水”浇灌好新质产业。

第三,人工智能方面,福田区基础牢、势能足。一方面在于要素支撑强,在算力方面,本地部署算力超1700P,可调用算力资源超10000P,是深圳唯一一个拥有可服务千亿级参数大模型的算力集群,也是可调度算力资源最多的区;在数据方面,依托深圳数据交易所,在全深圳率先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发布超200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高质量训练数据集,全国最多。另一方面,福田区布局新一代AI产业起步早、行动快,从早在2019年发布的《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2019—2020年)》,到最新的《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率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图源:人才福田)

如今的福田,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已推动打造了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二期、河套科创中心等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3个专业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其中河套科创中心定位为河套合作区生命科学为主的研发平台,已获授牌首批“深圳市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专业园区”,已入驻华润生命健康研究(深圳)有限公司等一批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大型研发中心。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在福田区,一张闪闪发亮的生物医药成绩单正在不断刷新。众多“新新实力”,正在此扬帆启航。

晶报记者 高志明

编辑:阎建伟

来源: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