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刀郎粉丝江山在直播间上演的“闹剧”,堪称一场赤裸的道德溃败。一张法院出具的拒不执行裁决传票,本是法律威严的具象化体现,却被他篡改性质,包装成“因所谓的打榜代投争议遭歌手云朵报复”的悲情剧本——所谓“打代代”的模糊说辞被戳破后,更显其谎言的刻意与荒诞;更遑论其2
流量迷障下的人性崩塌:从江山事件看粉丝生态的畸形病灶
刀郎粉丝江山在直播间上演的“闹剧”,堪称一场赤裸的道德溃败。一张法院出具的拒不执行裁决传票,本是法律威严的具象化体现,却被他篡改性质,包装成“因所谓的打榜代投争议遭歌手云朵报复”的悲情剧本——所谓“打代代”的模糊说辞被戳破后,更显其谎言的刻意与荒诞;更遑论其2008年因强奸罪入狱九年的恶性前科,本是不可磨灭的道德污点,却在直播间里演变成“对抗不公”的“英雄叙事”注脚。极端粉丝将违法者奉为偶像,歌手阿布以“同路人”自居公然支持,这场荒诞剧的每一环,都在撕裂着法治底线与人性良知。
江山的恶,不止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违法,更在于对法律尊严的蓄意践踏与对公众智商的轻蔑愚弄。他精准拿捏粉丝群体对“偶像阵营”的情感依附,将严肃的司法文书异化为煽动粉丝对立、塑造自身“受害者”形象的工具,用“被报复”的戏码掩盖自身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实质,本质上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公然挑衅。而当直播间的“大大小小们”将这样一个背负恶性前科、且毫无悔改之意的人捧为“英雄”,其背后暴露的是极端粉丝群体的深度价值迷失:他们将对偶像的情感投射凌驾于基本的是非观之上,把违法行径曲解为“反抗权威”,把拙劣谎言等同于“真相披露”,连“违法必受惩”的常识都被厚重的粉丝滤镜吞噬,人性中的理性与良知早已荡然无存。
更令人齿冷的是歌手阿布的“站队”。作为手握公众话语权的艺人,其职业价值从不只在于歌声传递,更在于以自身言行传递正向价值观——可阿布却无视江山的犯罪前科与撒谎行径,甚至以“同路人”自居表达支持。这种无底线的附和,绝非简单的判断失误,而是职业良知的彻底丢失:他明知江山的行为既违背法律准则,也践踏道德底线,却为了迎合部分极端粉丝、维系所谓的“阵营立场”,选择与恶为伍。这不仅是对强奸罪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向社会传递了“违法可被美化、谎言可被追捧”的错误信号,一点点瓦解着公众对艺人群体“坚守底线”的信任。
社会向来愿意给迷途者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些真心忏悔、主动弥补过错的人,总能在社会的包容中重新立足——但“改过”的前提,从来都是正视错误、敬畏法律,而非用新的谎言掩盖旧的罪恶。江山不仅未对过往的犯罪行为展现丝毫悔意,反而将法院传票张冠李戴,用编造的“报复戏码”继续欺骗粉丝、煽动对立,这种持续的恶意,恰恰证明他的人性之恶早已深入骨髓,所谓“改过自新”不过是其博取同情的幌子。
这场事件绝非孤立的粉丝闹剧,而是畸形粉丝生态的集中爆发:当情感狂热完全取代理性思考,当“阵营立场”彻底碾压是非底线,当流量热度盖过法律与道德的重量,人性的光辉便会被迷障遮蔽。若不及时纠偏——不戳破谎言的伪装、不唤醒粉丝的理性、不追究公众人物的失责——这样的“恶”还会在流量的催化下蔓延,最终侵蚀整个社会的道德根基,让法治与良知在狂欢中沦为牺牲品。
来源:糖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