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个多月,国内豆粕价格跌跌不休,豆粕盘面从4月8日最高的3168已经最低跌至5月12日的2865元,回落三百元。豆粕现货更是大幅回落,四月上旬,曾经还高达4300呢,现在呢?已经回落七八百元。
最近一个多月,国内豆粕价格跌跌不休,豆粕盘面从4月8日最高的3168已经最低跌至5月12日的2865元,回落三百元。豆粕现货更是大幅回落,四月上旬,曾经还高达4300呢,现在呢?已经回落七八百元。
那么未来豆粕如何运行?盘面价格还能跌嘛?小编说说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据了解,5月份以来,我国进口巴西大豆陆续通关入厂,油厂开机率快速回升,预期本周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压榨量195万吨,5月中下旬周度压榨量有望回升至200万吨以上,国内豆粕库存将逐步回升。
上周油厂开机率进一步提升,豆粕现货供应紧张格局逐步缓解,上周库存继续小幅增加,为4月份以来连续第二周回升,但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有关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第19周末,国内豆粕库存量为11.0万吨,较上周的10.2万吨增加0.8万吨,环比增加7.72%。其中:沿海库存量为9.9万吨,较上周的9.4万吨增加0.5万吨,环比增加5.98%。
根据国粮中心数据,截至5月9日,油厂豆粕库存10 吨,周环比增加2万吨,月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19万吨和55万吨,为4月份以来连续第2周回升。
钢联数据显示,第19周,豆粕库存10.12万吨,比上周增加1.9万吨,增幅23.26%;但同比去年的减少45.8万吨,减少81.9%。
我国每年大豆消费巨大,需要大量进口,因此国内豆粕受外盘影响比较大。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头四个月大豆进口量为2319.0万吨,比2024年同期的2714.7万吨减少396万吨或14.6个百分点。2025年4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为为608.1万吨,较3月份的350.3万吨增长84.4%,但是较去年同期的857.2万吨减少29.1%,也是10年来同期最低点。
国内有关部门本月对2024/25年度中国大豆生产、消费估计值与上月一致,将大豆进口量上调400万吨至9860万吨,仍低于上年度水平,主要是南美新作大豆丰产,目前已进入供应旺季,出口中国数量高于预期。当前正值东北产区大豆春播关键时期,主产区大豆种植意愿总体稳定,土壤墒情良好,春播进度加快。预计2025/26年度中国大豆播种面积10424千公顷,较上年度增长1%;单产每公顷2023公斤,较上年度提高1.1%;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当前生猪产能处于合理区间,随着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技术的逐步推广,豆粕消费量将继续下降,大豆进口量相应减少;食用消费量保持稳中有增趋势。预计2025/26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958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2.8%;大豆消费量1.14亿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不过最新的USDA月度供需报告,将中国的大豆进口量预计为1.12亿吨,比修订后的2024/25年度进口增加400万吨。
截至2025年5月8日当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延续跌势,基准合约周线收低0.6%。当周行情呈现横盘震荡整理,利空主要来自在于北美春播进展顺利,南美丰产带来激烈竞争压力;美国大豆出口销售表现疲软,以及全球贸易局势的持续不确定性;而头号进口国中国进口低迷。但随着美中高层官员将在周末于日内瓦会晤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市场气氛略趋积极,促使交易商回补空头,供需报告提前布局。
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Secex)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巴西5月前两周出口大豆4,766,710.61吨,上年5月全月出口量为13,436,722.31吨。
通过以上基本面的数据,您是否对近期豆粕的行情有所了解。那么未来如何操作?
乐观氛围继续激励美豆走高,芝加哥期货主力合约期价已经连续5日上涨,美豆走高带动巴西大豆出口报价略增,国内两粕期货周三也减仓反弹,豆粕主力2509合约在2900一线支撑较强,收盘小幅上涨0.38%,持仓量缩减4.3万手。
从技术角度看,现在处于下跌阶段的尾声。我们知道从2509合约看,已经创出一月中旬来新低,短期看,下跌动能大幅减弱;本周的震荡运行,说明盘面有形成圆弧底的可能性;利空出尽,短期有超跌反弹,再度上攻三千上方的可能性!关注3100附近的压力情况!
而且近期从豆粕持仓结果看,空头大幅减仓,多头主力增仓!
因此对于后市,小编认为下方存在较强支撑,利空出尽,难以再大幅暴跌,建议大家逢低买入比较好,此时不买,更待何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力求准确可靠但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期货的风险和收益比较大,谨慎参与,对于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来源:期货小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