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月十四中元节将至,百色市迎来了返乡人潮。近期广东、南宁以及我市右江区已有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且当前处于蚊虫活跃期,输入性登革热疫情风险较高。
| 一只花蚊子,可能让您的美好节日多出几个月的关节剧痛。
七月十四中元节将至,百色市迎来了返乡人潮。近期广东、南宁以及我市右江区已有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且当前处于蚊虫活跃期,输入性登革热疫情风险较高。
在这个传统节日的时刻,百色疾控提醒您:防蚊灭蚊不可松懈,返乡过节和节后返岗都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
01 为何要特别关注“自我健康监测”?
中元节是传统节日,返乡祭祖、家人团聚是重要习俗。然而当前正值蚊媒传染病高发期,伊蚊(俗称"花蚊子")活动频繁。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 发热、关节痛和皮疹。
虽然大多数人1周内会好转,但约30%—40%的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生活质量造成显著长期影响。这种风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 (点击查看→)
返乡途中,人员流动频繁,且当前处于蚊虫活跃期,人群被叮咬概率高,增加了被感染的可能性。
返回工作地,主动监测既是对自己负责,也能减少疫情跨地区传播的风险。
因此,无论您刚从外地返回本地,还是即将从本地踏上归程, 持续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都至关重要。
小贴士:为什么要观察14天?是因为登革热的潜伏期最长为14天,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最长为12天,因此要按照最长的潜伏期来开展健康监测。
02 什么是“自我健康监测”?
它不同于“居家隔离”,不需要您足不出户,而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以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但同时需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03 监测什么?重点警惕“三大信号”
如果您在返乡后或离开当地后的14天内,出现以下任何症状,请务必高度重视:
1.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常超过39℃。
2.关节疼痛:尤其是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疼痛可能非常严重。
3.皮疹:身体上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
⚠️ 重要提示:若出现以上任何症状,请做好防蚊叮咬措施(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等),并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并清晰地告知医生您近期的旅居史(例如从何处返回、或从当地前往何处)以及可能的蚊虫叮咬史。
04 如何做好健康监测?
从外地返回的人员,请特别注意:
抵达当地后:
●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注意有无发热症状;
● 关注是否出现关节疼痛、皮疹等异常情况;
● 特别注意最初7天的健康状况;
停留当地期间:
● 使用蚊帐、纱窗等防蚊设施,避免被蚊虫叮咬;
● 如出现症状,立即就医并主动说明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 配合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蚊媒监测。
离开当地返回工作地的人员,请注意:
离开前:
● 确认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 准备防蚊用品,如含有效成分的驱蚊剂;
抵达目的地后:
● 14天内继续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 如出现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旅居史;
● 避免前往蚊虫密集区域,防止可能潜在的病毒传播。
05 趣味防蚊攻略,让防护变得简单
防蚊灭蚊是防控蚊媒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根本措施。记住以下趣味攻略:
"三清"秘诀:
● 清积水:检查清理家中花盆托盘、闲置瓶罐等蚊虫孳生地;
● 清垃圾:及时清理垃圾,特别是易积水容器;
● 清死角:清理卫生死角,保持环境整洁;
"五招"防蚊法:
● 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
● 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 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产品;
● 避免在伊蚊活跃高峰时段(清晨和黄昏)在户外长时间停留;
● 每周一次彻底清理室内外积水。
记住: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没有蚊虫,就没有疫情!
06 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孕妇和婴幼儿:
● 孕妇和婴幼儿因免疫力较弱,是基孔肯雅热的易感人群;
● 明确建议避免使用蚊香、电蚊香等化学驱蚊产品;
● 优先使用物理防蚊(蚊帐、纱窗、长袖衣物);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 可能伴有基础疾病,感染后症状可能更严重;
● 需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中元节是缅怀先人、祈福平安的节日。真正的平安,首先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在享受团圆喜悦的同时,让我们也共同守护健康百色。
记住:防蚊不是小事,直接关系家人健康。通过科学防蚊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让传统文化活动更加安全安心。
无论您是在百色过节,还是节后将离开百色,请务必做好健康监测,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家人,让我们共同筑牢健康屏障!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