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本是袁绍帐下谋士,后投奔曹操,帮助曹操大败袁绍,立下赫赫战功。
俗话说:“百祸从口出,一言能惹灾。”
一句好话能暖人心,一句恶言能惹祸事。
言语的力量难以估量,你一句无心之言,或许就会成为你的人生。
中元节前后,管好自己的嘴,有些话,真的千万不能说。
1、乱说话,容易出事
古语有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很多时候,麻烦不是自己找上门的,而是被口中的话引出来的。
随口的一句闲话、一句狠话,会在不经意间埋下祸根。
你说出去的话,会在心里种下因,结出的果是苦是甜都得你自己尝。
在《三国演义》中,有个叫许攸的谋士。
他本是袁绍帐下谋士,后投奔曹操,帮助曹操大败袁绍,立下赫赫战功。
照理说,他本该因此备受尊崇。
可他偏偏居功自傲,忘了"谨言慎行"四个字。
他经常当众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还炫耀:"阿瞒啊,若是没有我,你能有今天吗?"
一次,他骑马经过许昌东门,恰好遇见曹操的族弟、猛将许褚。
他又得意洋洋地说:"你们要是没有我,能这样自由出入此门吗?"
这番目中无人的狂言,激怒了许褚。
许褚怒斥道:"我们将士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才夺得城池,你怎敢口出狂言!"
盛怒之下,许褚拔剑杀了许攸。
《醒世恒言》有言:“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家长里短的是非,不要议论。
道听途说的闲话,不要传播。
话多,是非就多,原本平静的生活也会被搅得乌烟瘴气。
守住自己的嘴,就能避开许多无妄之灾。
2、倒霉的话,会很灵验
禅语有言:“万般种种,皆由心造。”
你说出的每一句话,其实最先听到的是你自己。
人的心念是有力量的,你总是想着什么、听着什么,就容易招来什么。
明代笔记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石匠手艺精湛,但性情十分悲观,整日唉声叹气。
某日,他为一位官员雕刻石碑,一边雕刻一边抱怨:
“这石头又硬又脆,肯定要刻坏。”
结果话刚说完,錾子一滑,果然将碑文刻错一笔。
他更加烦躁,怨声载道:
“这活儿肯定做不成了,非得赔钱不可。”
他心浮气躁,手下越发不稳,竟然失手将石碑敲裂了一道缝。
官员见状大怒,要求赔偿。
石匠回家后更是怨天尤人,对妻子哭诉:
“我就说这事要倒霉吧,你看,我们这下要倾家荡产了。”
自此,他不出门接活,也不想办法补救,家境果然一落千丈。
正所谓:“一语成谶(chèn)。”
千万不要总是把自己和“倒霉”绑定在一起,要多说吉利话,多说积极的话。
日子再难,也要说“会好的”。
手头再紧,也要说“够用的”。
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你正在过的人生。
多说好话,就是在吸引好事发生。
3、太满的话,祸事临门
《尚书》有言:“满招损,谦受益。”
话说得太满,事做得太绝,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为人处世,要懂得收敛。
凡事留有余地,既是给别人一个台阶,也是给自己一条退路。
在清代的历史上,年羹尧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
他平定西北叛乱,立下不世之功,深受皇帝的信赖和倚重,权势一度达到顶峰。
然而,他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收敛,说话做事都极其高调张扬。
他得意忘形,经常在公开场合居功自傲,甚至有时对皇帝派来的钦差大臣也颐指气使。
年羹尧自以为自己的功劳可以保他一世富贵,却不知道“功高震主”本就是大忌,而他那些毫不收敛的“满话”,更是加速了他的灭亡。
最终,他从一位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被皇帝一共罗列了九十二条大罪,赐予自尽,结局令人唏嘘。
曾国藩曾言:“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无论何时,都要忌说“满话”。
事情没做成之前,不要到处张扬。
有了一点成绩,不要夸夸其谈。
对人对事,都不要把话说绝。
做人,讲究敬畏和收敛,谦逊说话,行事低调,福气才能长久,家宅才能安宁。
朱熹有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中元节将至 ,敬天地,敬先人,敬生命。
持一颗敬畏之心,不说狂话,不诉哀声,不夸海口。
心存善念,口说善言。
用善言善行,为自己和家庭,积攒福气,求得平安。
来源:闻心品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