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照光电、京东方精电、全志科技、歌尔股份等17家显示相关企业发布2024年度财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10:58 1

摘要:截止到3月27日晚间,乾照光电、全志科技、麦捷科技、蓝黛科技、凯盛科技、天德钰、京东方精电、均胜电子、腾景科技、星宇股份、歌尔股份、超声电子、诚志股份、江化微、新宙邦、信利国际、德赛西威17家LED、车载显示、触控显示、液晶模组、xR头显、显示驱动、显示材料等

截止到3月27日晚间,乾照光电、全志科技、麦捷科技、蓝黛科技、凯盛科技、天德钰、京东方精电、均胜电子、腾景科技、星宇股份、歌尔股份、超声电子、诚志股份、江化微、新宙邦、信利国际、德赛西威17家LED、车载显示、触控显示、液晶模组、xR头显、显示驱动、显示材料等相关企业近日陆续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在上述所汇总的17家企业中,除了凯盛科技和诚志股份两家外,营收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天德钰增幅高达73.88%,全志科技、腾景科技、星宇股份、德赛西威、蓝黛科技增幅超过20%。

从归母净利润看,所有企业均实现了盈利,与上年同期对比,有4家同降,13家同增,说明大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得到增强,其中,全志科技、乾照光电、歌尔股份、天德钰、蓝黛科技位居增幅Top5,且增幅均超过130%。共有11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归母净利双双同比增长。

乾照光电:营收24.33亿元,MLED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2024年,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稳步提升,实现营业收入243,294.96万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89,316.32万元,同比增长8.37%。通过升级系统装备、提升智能化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客户,主营毛利率同比提升。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08.45万元,同比增长203.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673.73万元,同比增长233.02%。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LED主业,通过优化产品矩阵、加速迭代升级实现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同时,公司深化客户需求响应机制,积极拓展客户渠道,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效提升市场覆盖面。其中,RGB显示业务产品迭代升级效果显著,Mini RGB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67%;背光业务受益于国家政策激励,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发展势头强劲,营收同比增长757%;Micro LED业务得益于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的释放,增长态势显著,营收同比增长178%;照明业务通过推高端改结构,提升高光效产品性能,高光效照明产品营收同比增长30%。

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协同驱动下,公司通过多维度技术突破实现产品矩阵全面升级,各业务线产品关键性能与可靠性持续提升,实现系列化新品迭代。尤其在新型显示领域,公司与控股股东形成深度产业协同,成功实现RGB-Mini LED背光与Micro LED芯片技术的产业化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RGB-Mini LED背光芯片突破了三基色芯片在效率、寿命及色彩表现等方面的技术瓶颈,相关成果已应用于CES 2025展会上全球首发的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标志着三基色背光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同步亮相的136英寸Micro LED电视则搭载了公司与控股股东联合攻关的尖端芯片技术,彰显了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协同优势。两大创新产品的同台展示,验证了公司在新型显示技术的领先地位。

全志科技:营收22.88亿元,成智能投影主流SoC供应商

报告期内,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在新技术、新芯片、新应用上持续高强度的投入,通过高效、高质量的产品研发平台转化为具体的芯片产品与平台解决方案,不断在智能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积极拓展,实现了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790.8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4.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6.15%。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主要产品为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公司产品满足工业、车载、消费领域的应用需求,产品广泛适用于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电视、智能投影、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电子、平板电脑、网络机顶盒以及电源模拟器件、无线通信模组等多个产品市场。

在智能解码显示领域,公司快速推出第二代智能投影H723 系列芯片和面向超微型投影的H135 系列芯片。公司第一代智能投影芯片H713 系列一经推出就获得下游客户大规模量产;第二代投影芯片H723 进一步发挥了公司自研多媒体IP的优势,再配合定制的硬件梯形矫正引擎,能为客户带来最佳的观影体验。同时,公司新一代智能电视芯片TV323 成功流片。未来公司将积极探索AI 多媒体及显示技术,研发AI 型智能解码及显示产品。

在智能汽车电子领域,随着公司新一代车规级芯片的推出,为满足相关主控的配套需求,利用自身不断提升的车规设计和质量体系,推出了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AXP8191。

智能汽车电子市场,全车智能化成为各大汽车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相关智能模块快速普及。报告期内,搭载公司芯片的AR-HUD 和智能激光大灯模块已在国内头部车企大规模量产,助力车载芯片的国产化进程。公司推出了基于车规级八核异构通用计算平台T527V 的产品方案并通过AEC-Q100 车规认证,当前产品已在车载后装市场量产,并已与前装定点客户试产。同时,公司发布了面向普惠车型的座舱芯片T736,已向下游头部客户推广。截止目前,通过积极和国内头部车企研发,积累了智能座舱、全数字仪表、AR-HUD、智能激光大灯、智能辅助预警等多种智能模块解决方案。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公司将积极探索大模型在车载智能化应用的机会,并投入研发相关技术和产品,把握全车智能化的产业机遇,为全车智能化的进程助力。

智能投影市场,随着单片LCD 投影光机技术逐步成熟,流明度持续提升,进一步缩小了同价位电视产品体验差距,同时其便携的优点,在卧室、租房、酒店、出行等场景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推动市场持续增长。公司基于智慧屏芯片H713 系列,针对单片LCD 光机特点进行深度优化和调校,配合客户共同提升了智能投影产品的画质体验,相关产品的高品质、普惠价格的特点,获得终端消费者高度认可,公司成为智能投影的主流SoC 供应商。在报告期内,公司快速迭代发布了第二代智能投影H723 系列芯片及超微型投影H135 系列芯片,均已进入客户方案开发阶段,将在2025 年陆续量产落地,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投影市场的产品布局。

智能电视市场,公司智能电视芯片TV303,完成了芯片、硬件和软件的客户验证,并实现了量产出货。报告期内,公司在第一代芯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和画质,迭代了第二代智能电视芯片TV323。

歌尔股份:净利26.65亿,同增144.93%

报告期内,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95,384.82万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504.48万元,同比增长144.93%。公司营业成本8,975,938.68万元,同比增长0.0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777,267.75万元,同比减少0.33%。公司研发投入456,938.3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53%,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13.77%。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620,045.22万元,同比减少23.9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秉持“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的产品战略,聚焦于服务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领先客户,积极推动声学、光学、微电子、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和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AR增强现实、AI智能眼镜、智能无线耳机、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新兴智能硬件业务的发展,同时持续加强在MEMS传感器、AR HUD模组等汽车电子领域内的业务拓展。在智能制造领域内,公司积极打造GPS歌尔制造体系,积极应用先进AI技术,提升生产制造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构建具有歌尔特色的面向未来的智能制造模式,不断夯实公司作为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终端需求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有所复苏。伴随行业需求复苏,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智能可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均进展顺利。AI技术与智能硬件产品的融合,推动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中声学传感器等产品性能升级,产品价值量和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公司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产品销量同比显著增长,智能无线耳机、智能可穿戴产品业务整体保持良性成长,相关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均有所改善。受到产品生命周期中后段正常降量的影响,个别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智能硬件项目的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对公司整体营收规模成长有所制约,但对整体业务毛利结构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公司加强精益运营、提升盈利能力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最终,在整体营收规模微增的情况下,公司盈利水平较上一报告期显著提升。

公司本期通过设立方式取得12家子公司,分别为上海歌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歌尔视显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歌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歌尔视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歌尔星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歌尔电子科技(越南)有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歌尔微电子科技研发香港有限公司、青岛微感智通科技有限公司、GOERTEK SINGAPORE PTE. LTD.、GMI SEMICONDUCTOR SDN. BHD.。公司本期注销2家子公司,分别为合肥三维光联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国超光电有限公司。

京东方精电:总收益134.39亿港元,中国区83.5亿,同增约35%

报告期内,京东方精电实现收益134.39亿港元,较2023年的107.60亿港元增加 25%。集团的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 6.86亿港元,较2023 年的7.71亿港元下降11%。股东应占溢利录得3.91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18%。净资产46亿港元,经营现金流14.57亿港元,同比增长23%,现金资源41.22亿港元,同比增长15%,每股盈利49.6港仙。

按区域看,中国地区实现收益8,350,0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5%,占集团总收益的62%,主要来自汽车显示屏业务。欧洲地区实现收益2,444,000,000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4%,占本集团总收益约18%。 美洲地区实现收益838,000,000港元,占本集团总收益约6%。收益较去年增加约47%。日本实现收益1,157,0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约50%,占本集团收益约9%。韩国实现收益376,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4%,占本集团收益约3%。

京东方精电的收益增长主要受薄膜晶体管(「TFT」)产品、触控屏显示模块及车载系统产品销售增长所带动。这主要是受惠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显著增长,以及我们在客户服务、卓越质量和产能提升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分产品看,京东方精电的 TFT 模块业务及触控屏显示模块业务占本集团收益约 93%,而单色显示屏业务的收益贡献于年内则有所减少。汽车显示屏业务的收益 2,660,000,000 港元,较 2023 年录得的收益9,710,000,000 港元增加 30%。在本集团的收益中,汽车显示屏业务占94%。工业显示屏业务录得收益 789,000,000 港元,较 2023 年同期录得1,050,000,000 港元减少约 25%。该业务占本集团整体收益约6%。

系统业务已成为京东方精电新的成长点,并专注于智能显示系统、先进显示系统、智能座舱系统、海外显示系统和其他相关产品。与 2023 年相比,京东方精电的系统业务产生的收益较去年大幅增加。

2024年,京东方精电车载事业取得显著突破。这一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集团对车载高端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LTPS OLED产品开发投入同比增长超600%,车载高端技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客户对应平台快速覆盖全球高端车企需求。特别是在HERO场景化解决方案领域,公司创新性地打造了"有温度的第三空间",实现"人-车-域"生态的场景化应用。同时,公司持续强化全球研发网络布局,在中国成都、河源、越南的生产基地与北美、欧洲等海外研究所形成无缝协同的研发网络。

天德钰:营收21亿元,同增73.88%

2024年,深圳天德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10,197.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88%;归母净利润为27,488.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3.61%;扣非净利润24,738.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5.30%。业绩的增长得益于公司不断的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取得差异化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报告期内智能移动终端显示驱动芯片产品、电子价签驱动芯片产品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692.6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4.47%;基本每股收益为0.6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86%;稀释每股收益为0.67,较上年同期增长148.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00%,主要系报告期内净利润增加所致。

受益于行业景气,公司业务规模增长。2024年移动智能终端显示驱动芯片主营业务收入161,445.4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73%;电子价签、摄像头音圈及快充协议芯片主营业务收入48,381.9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78%。相应主营业务成本随着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公司2024年外销主营业务收入为124,336.7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73%,主营业务成本相应增长28.47%;内销主营业务收入为 85,490.6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0.29%,主营业务成本为 66,068.0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8.78%。

公司2024年通过代理模式主营业务收入为207,261.8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78%,主营业务成本为163,395.1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7.17%;通过直销模式主营业务收入2,565.59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58.35%,主营业务成本1,569.80 ,较去年同期降低63.16%。

2024年相继量产了手机全高清显示触控产品、平板类显示触控产品、穿戴类AMOLED手表产品,以及下沉式显示触控产品和高分辨率穿戴类产品。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投入1.76亿元,同比增长22.2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72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另外,公司拥有布图设计99项,软件著作权58项,总计达229项。

均胜电子:营收559亿元,订单金额约839亿元

2024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559亿元,其中,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387亿元,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70亿元,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公司各项业务开展保持相对稳健。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稳步提升1.8个百分点至16.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约12.8亿元,同比增长27.7%,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特别是汽车安全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27个百分点至约14.81%,欧洲、美洲区域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均已实现盈利;汽车电子主营业务毛利率约19.71%,同比提高0.63个百分点,分国内外地区看,公司主营业务国内地区毛利率同比提升2.36个百分点至约19.69%,国外地区毛利率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至约15.18%。因报告期内的重组及人员优化产生一次性重组整合费用,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9.6亿元。特别是汽车安全业务业绩改善明显,过去几年围绕盈利提升开展的多项举措逐步见效,加之充沛订单的支撑,公司对持续提升汽车安全业务业绩的信心更加坚定。

2024年,公司积极把握全球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化和中国自主品牌崛起趋势下的业务机遇,新订单成果丰硕,尤其是汽车安全业务凭借在新产品研发设计上的突破、供应链的有效垂直整合以及客户拓展策略的精准实施,新业务订单规模创历史新高,市场地位持续增长,汽车电子业务则是在新兴业务布局上持续取得定点突破。

在新项目获取上,2024年公司新获定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订单金额约839亿元,规模再创新高,其中汽车安全业务约为5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约为265亿元。在汽车安全业务上,新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拓展超目标完成,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市场地位持续增强。汽车电子业务则是在新兴业务布局上持续取得定点突破,其中不乏众多中国自主品牌的出海项目。

公司坚定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核心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等领域保持高强度研发创新投入,保障公司能够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持续领先。

德赛西威:营收276亿,高阶智能座舱产品市占攀升

2024年,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18亿元,同比增长26.06%,2021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长29.62%,2021-2024年复合增长率34.01%;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突破270亿元,为未来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德赛西威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实力、拓展市场空间,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智能汽车电子领域的领先优势,推动了新业务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本年度,德赛西威紧抓汽车智能化发展机遇,核心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高阶智能座舱和高阶智能驾驶产品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显示屏、信息娱乐系统等产品线客户群体进一步扩大,推动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德赛西威深度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高效融合,持续开发高度集成的智能硬件和领先的软件算法,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移动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2024年,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在产品组合多元化、市场延伸策略以及新客户订单的强劲推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82.30亿元,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16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理想汽车等客户中成功配套。同时,公司持续获得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丰田、理想汽车、广汽埃安、TATA等多家车企的新项目订单,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德赛西威智能驾驶业务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14亿元,同比增长63.06%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接近100亿元。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城市NOA等高级智能驾驶功能加速商业化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智能驾驶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超声电子:营收57.56亿,显示业务营收17.15亿元

报告期内,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回升,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整体销售业绩和盈利能力均实现小幅增长。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641.9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1,576.88万元,同比分别上升5.48%和10.0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报告期内,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建设、工业4.0、物联网、新型显示等领域的快速演进,以及电动汽车行业的迅猛崛起,产品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并与各应用领域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场景,为印制板、触控显示、覆铜板等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而另一方面,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国内外同行产能释放,竞争加剧,降价抢单成为常态,产品价格普遍承压。对此,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形势变化:在市场拓展层面,公司积极把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海外智能家居和工业控制等前端市场趋势以及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优化市场格局,与多家战略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公司未来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为475,011.18万元,比上年度同期增加6.41%;销售费用为13,629.68万元,比上年度同期减少2.34%;管理费用为27,026.09万元,比上年度同期减少3.13%;研发费用为27,517.23万元,比上年度同期增加5.30%;财务费用为548.69万元,比上年度同期减少58.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586.60万元,比上年度同期减少29.98%。

蓝黛科技:营收35.36亿元,触控显示营收同增39.16%

报告期,蓝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581.74万元,同比增长25.93%;利润总额为13,346.33万元,同比增长134.8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28.01万元,同比增长13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569.79万元,同比增长115.45%。

报告期,公司紧随市场变化趋势和产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及年度经营计划,全面推进动力传动业务和触控显示业务双主业协同发展,有序推进开展各项工作。

触控显示板块开始走出行业周期低谷,公司一方面紧抓行业复苏的市场机遇,发挥在中大尺寸触控屏领域的核心优势,促进触控显示业务的回升,同时在业务发展方面,重点拓展车载触控显示业务,快速提升车载业务占比,公司触控业务取得良好进展。

公司子公司台冠科技、重庆台冠按照产品应用分为四大业务板块:盖板玻璃、车载、工控和消费类产品。报告期,触控显示行业开始复苏,公司传统消费、工控业务取得一定进展,公司重点布局的车载触摸屏业务发展迅速,宣宇光电开始贡献收入,公司触控显示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5,988.21万元,较上年增长39.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63.59万元,较上年增长110.84% 。

公司紧抓触控显示行业复苏契机,强化内部管理,努力稳定并积极优化客户体系,继续发挥在中大尺寸触控屏领域的核心优势,对产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TP、LCM模组业务方面,销售规模有所恢复提升,触控显示业务取得较好发展。

车载触摸屏业务为公司近来重点发展和推广的业务,其迅速发展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公司多年来积累的汽车客户资源。公司加强大客户战略,充分利用客户联动优势,加快新品研发及导入,与华阳电子、重庆矢崎、创维等国内知名Tier1企业深度合作,在产品方面开发高附加值的双联屏、三联屏、曲面屏等车载触控产品,广泛应用在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五菱汽车等终端产品上。未来公司将继续拓展新业务空间,持续加码汽车智能座舱业务。

报告期,公司玻璃盖板业务进展顺利,宣宇光电已顺利投产,逐渐成为公司规模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车载盖板玻璃、工控盖板玻璃以及3D盖板玻璃等产品新项目导入顺利,部分产品已开始应用于下游客户并获得良好反馈,为盖板玻璃业务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麦捷科技:营收31.5亿元,净利润3.33亿元

2024年,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9%;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75%,较上年增长1.15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本部实现销售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21.16%,实现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44.76%,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7亿元,同比增长0.05%,

星源电子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3.85亿元,同比下降4.58%,实现净利润5,992.67万元,同比下降8.22%。

金之川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同比下降2.56%,实现净利润2,774万元,同比下降9.73%。

安可远于2025年1月15日完成股权交割,正式成为公司100%控股的子公司。在自交易基准日到交割日的过渡期间,安可远与公司在确保权属与损益划分清晰的前提下,形成了产品与业务的高效协同,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8,782.01万元,同比增加12.86%,净利润则顺利实现扭亏。

凯盛科技:营收48.94亿元,车载业务新增31个项目定点

2024年,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9,382.19万元,同比下降2.32%;实现利润总额24,035.37万元,同比上升18.77%;净利润 19,452.94万元,同比上升29.2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15.83 万元,同比上升30.76%。

公司部分经营指标上升,主要是2024年显示材料业务呈现向好发展趋势,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之部分新产品受到市场认可,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显示材料板块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快速响应、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交付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UTG成为头部终端客户折叠手机柔性盖板核心供应商;应用于红旗顶级轿车“国雅”的国风柔性车载卷轴屏,是全球首款车载滑移卷曲显示屏。国显科技坚持“走出去”+“大客户”战略,平板、笔电等传统消费类业务稳中有进,加深与LG战略合作,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车载业务成功量产47支型号、新增31个项目定点,国际化业务占比同比增长17.4个百分点,国际化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1.66%。

诚志股份:营收110.66亿,TFT液晶销量同增长超10%

报告期内,诚志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06,614.08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58.89万元,同比上升29.9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子公司诚志永华作为公司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的管理平台,于2021年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了15家战略投资者,2022年完成了股份制改制和更名,正式启动了分拆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截至本报告期诚志永华实施IPO上市的筹备工作,持续开展IPO尽调规范工作。

报告期内,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按照“强技术赢市场、降成本增效益、保安全稳生产、谋合作展未来”的工作方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提供坚实保障。石家庄诚志永华坚持“主攻大陆、兼顾韩台”的市场方针不变,产品策略在原有“抓大不放小,负性优于正性”的基础上细分应用端策略“抓大不放小、稳定MB、扩大TV、发力IT/车载应用”,TFT液晶全年销量较2023年增长超10%。与此同时,通过“一厂一策”的推进,研发、销售端协作贯彻市场策略,在各客户及各应用市场不断取得进展,中国大陆的所有客户全部实现量产,海外客户各量产应用型号稳定出货,新项目陆续突破,出货量环比增长约87%。

此外,石家庄诚志永华本报告期已完成了对DIC株式会社千余项液晶材料相关专利的收购,并完成了专利权人的变更,已形成了具有领先优势的专利布局,进一步巩固在液晶材料行业地位,优化了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为相关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星宇股份:营收132.53亿元,同增29.32%

2024年度,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53亿元,较上期增长29.3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25.36亿元,较上期增长29.89%,主营业务成本1,003,657.7万元,占总成本的93.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8亿元,同比增长27.78%。

同时,公司资产规模进一步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69.44亿元,较期初增长1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1.77亿元,较期初增长11.39%。

公司专注于汽车(主要是乘用车)车灯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是我国领先的汽车车灯总成制造商和设计方案提供商之一,产品主要包括汽车前部灯具、后部灯具和内外饰车灯等。客户涵盖德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戴姆勒、北京奔驰、德国宝马、华晨宝马、通用汽车、上汽通用、日本丰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日本日产、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一汽红旗、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新能源及某国际知名新能源车企等多家国内外汽车整车制造企业。

腾景科技:营收4.45亿元,同增30.96%

2024年度,腾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4,514.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936.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5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35.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20%。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29,920.60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9.55%;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92,135.74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2.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7.12元,较报告期初增长2.01%。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0.5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75%。

主要会计数据

主要财务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1、公司聚焦光学光电子主业,深耕精密光学和先进光电技术创新,整体营业收入增长,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经营效率提升,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2、公司积极把握AI算力驱动下高速光通信元器件需求增长的市场机遇,丰富在高速光通信方面的产品解决方案,持续扩大光通信领域的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供应,满足行业柔性化交付需求,推动光通信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公司在生物医疗、半导体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的高端光学模组产品业务取得显著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分类,其中精密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收入35,514.83万元,同比增长25.45%;光纤器件业务实现收入7,606.36万元,同比增长34.61%;光测试仪器业务实现收入1,307.39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GouMax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所致)。

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分类,其中光通信领域实现收入22,325.75万元,同比增长83.46%;光纤激光领域实现收入15,858.77万元,同比下降13.77%;科研、生物医疗、消费类光学、半导体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合计实现收入6,244.06万元,同比增长83.62%。

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类,其中境内收入为34,437.51万元,同比增长27.42%;境外收入为9,991.07万元,同比增长44.10%。

江化微:营收10.99亿,同增6.73%

2024年度,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109,923.98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73%;公司积极挖掘自身潜力,优化内部运营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稳中求进,2024年营业成本82,098.33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8%;毛利率达25.31%,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63.28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29%。

主要会计数据

主要财务指标

司主要业务包括超净高纯试剂业务和光刻胶配套试剂业务两个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超净高纯试剂业务实现收入68,831.4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64.35%,毛利率25.19%。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持鼓励技术创新的理念,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与产品迭代,致力于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2024年半导体市场较去年稳中有升,公司8-12英寸的半导体产品(含大硅片,先进分装,三代半导体)实现销售额达27,297.71万元,占主营收入的25.52%,其中中车株洲、徐州中环、长春长光等客户正式导入并开启批量供货,实现了芯联集成、福建晋华、北京燕东、比亚迪半导体、湖南杰楚微、赛莱克斯、上海新昇及奕斯伟等业绩持续增长,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光刻胶配套试剂业务实现收入38,127.0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35.65%,毛利率26.39%。公司光刻胶配套试剂业绩保持增长,其中G3-G4等级显影液、EBR在多家8-12英寸半导体客户持续增量。同时,公司在成熟制程领域的剥离清洗剂产品上展开了陆续测试,有助于弥补公司在剥离清洗剂业务上的短板,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新宙邦:半导体化学品业务营收36.78亿,同增18.35%

2024年度,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678.70万元,同比增长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205.33万元,同比下降6.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5,034.26万元,同比下降0.5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781.47万元,同比增长18.35%。公司半导体化学品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有显示面板、集成电路等,2024年公司半导体化学品用于显示面板领域的产品销售额有所下降,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产品大幅增长。报告期全球半导体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公司积极抓住市场机遇,加强半导体应用领域市场开发,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公司半导体化学品业务依靠高品质的产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多基地的交付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半导体化学品出货量以及销售额稳步增加,随着半导体行业发展,公司半导体化学品未来具有显著的增长空间。

信利国际:收益约178.4亿港元,同增约14.4%

2024年度,信利国际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732)实现收益约178.4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4.4%,主要为智能手机业务收益增加。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较2023年增加约14.9% 至2024年的3.02亿港元。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由2023年的8.31港仙增加至9.56港仙。本年度毛利率下降至约7.8%(2023年:8.5%)。

本集团之液晶体显示器业务(包括触控产品)占本集团于2024年之收益约70%(2023年:86%)。本集团其他业务(包括微型相机模块、指纹识别产品及印刷电路板销售)占本集团于2024年之收益为30%(2023年:14%)。

本集团持有位于四川之联营公司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信利仁寿」)17.14%的股权,该公司为一间第五代TFT-LCD生产厂房及于2021年已进入量产,2024年营运顺畅及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至90%以上,信利仁寿α-Si TFT-LCD生产线大幅提升公司于智能手机显示领域的产量及市场份额,有效满足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商的精准需求。

此外,信利仁寿的LTPS TFT-LCD生产线专门用于汽车显示屏,具有高亮度及窄边框等关键优势,对现代汽车界面至关重要,鉴于其已建立的生产基地及营运效率不断提升,持续强化本集团TFT-LCD显示面板市场之竞争能力,本集团对其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因此,本集团于2024年增加信利仁寿之持股量由17.14%增至29.69%,此将令本集团对信利仁寿有更大影响力,并确保信利仁寿持续向本集团供应TFT-LCD产品。

来源:投影时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