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春秋321:红花酢浆草与关节酢浆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07:38 1

摘要:1963年我考上保定五中后,一般都走市府前街、双彩街去上学。市府前街有一家临街住户,临街这面都是玻璃窗,跟一些小铺的展示窗一样,我怀疑这房子之前就是个临街门店。不过我经过时,里边摆的都是他家养的花儿。

1963年我考上保定五中后,一般都走市府前街、双彩街去上学。市府前街有一家临街住户,临街这面都是玻璃窗,跟一些小铺的展示窗一样,我怀疑这房子之前就是个临街门店。不过我经过时,里边摆的都是他家养的花儿。

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大冬天的那窗内竟然有一大盆开满粉色小花的植物,让人觉得他们家跟外边是两个季节。那花五瓣,浅粉色,喉部绿色,中间的花蕊黄色,非常精致,叶子一组三片,平铺在一起,像是一片。每片小叶外缘中部都有明显的凹陷,猛一看会以为是六片小叶呢。由于花和叶子都这么精致,我感觉它是典型的小家碧玉。

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它叫“云片梅”。叶如云片花如梅,我觉得这名字起得好。

1981年8月,父母搬进了父亲单位分配的楼房,母亲在窗台上养了好多花,其中就有云片梅。

这花能自我繁殖,会越长越多,没有意外死不了,母亲的云片梅也就年年盛开。1987年,女儿在日记中还写了母亲的云片梅,她观察得很细,说:“这种花有一个特征,早晨七点多开,晚上六点多合上。”因为我没有观察,也不知道女儿说得是否准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确实是光照充分时开放,光照不充分时闭合。

1988年10月,我的老主任余主任(已调到总编室,主管资料室)送我一盆云片梅。

1992年初,我搬入了单位新建的宿舍楼,母亲也挖了云片梅让我养。它长得很快,没多长时间就长满了盆。我翻看那时的家庭照,在背景中看到了这盆花。那时照相都用胶卷,翻拍放大后不清楚,但能辨识出它是云片梅。

2015年5月,我去杭州旅游,在西湖孤山看到了大片的云片梅,细观察,发现与之前看到的有些不一样,花的喉部不是绿色,而是紫红色,而且整个花颜色都更浓重。回家后在电脑上比对识别,发现确实又是一种,名字叫关节酢浆草Oxalis articulata Savigny。

辨识时还发现“云片梅”的学名是红花酢浆草 Oxalis corymbosa。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想起保定市报研究室彦主任养的酢浆草。1990年我们搬入新办公楼,彦主任把他家里的一些花搬到了办公室。这些花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花四周都长着一圈开黄花、样子像云片梅而比云片梅小的植物。彦主任说它叫“酢浆草”,又叫“小炸弹”,果实成熟干燥后会自己爆炸,把种子弹射得到处都是,然后各个花盆就会都长出这种东西,清理起来挺麻烦的。

查了一下资料,红花酢浆草的果实也有这种“爆炸”的功能,但我养的时候没有觉得它对周边盆里的花造成什么影响。

“酢浆草”这个名字,我猜不出是什么意思,就查了一下资料。“酢”在此处音、义都同“醋”,可以念成“醋浆草”。《本草纲目》中提到,酢浆草“其叶如醋”,所以也叫“酸浆”、“酸母”、“醋母”。北宋的苏颂在其所著《本草图经》中提到酢浆草时说:“初生嫩时,小儿多食之。”看来它的酸味还不错呢。

不过红花酢浆草的叶子到底是否好吃,本人还没有尝过。有网友说,他尝过,有点酸酸的,他们管它叫“酸咪咪”。也有网友评论说“不好吃”。我的意见,最好不吃,因为它的草酸盐含量高,吃了有害无益。

2019年4月,我先后在佛山雷岗公园和桂林马岭鼓寨景区看到红花酢浆草。

2024年我住所附近的公园开园,里边就种了关节酢浆草。据说因为这种酢浆草的茎节较大,所以叫“关节酢浆草”。我游园时都是以散步为主,蹲下来观察植物的时候少,所以也没看清是否如此,下次去了仔细观察一下。

据植物智介绍,红花酢浆草、关节酢浆草都是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都从国外引入,原产地为南美洲。红花酢浆草引入中国的时间是“1900s”。关节酢浆草引入中国的时间植物智没有介绍,2002年出版的《中国外来入侵种》一书说是“改革开放之后”。

来源:花木春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