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度25℃、湿度60%……”3月25日,在平江县岑川镇九峰村新建的恒温恒湿大棚内,技术员正仔细监测大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秧苗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岳阳日报3月27日讯(余毅)“温度25℃、湿度60%……”3月25日,在平江县岑川镇九峰村新建的恒温恒湿大棚内,技术员正仔细监测大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秧苗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目前,育秧盘已正式转入大棚开始育秧,全自动播种线每小时可产出800个育秧盘,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8倍。”九峰村党支部书记黄喜林表示,镇里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不仅提供了技术指导,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农资运输、灌溉设施维护等实际问题。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秧苗的选种、培育情况关系到一年的收成。为做好秧苗培育,近年来,岑川镇大力推广集中育秧,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多次进棚提供指导服务。
“去年我家的秧苗也是集中培育的,秋收时水稻颗粒特别饱满。今年我还在大棚里育苗,看这秧苗长得很旺盛,今年应该也是个好年景。”九峰村村民黄新江笑道。
一年好景看春忙。走进大义村的水稻种植基地,机械轰鸣声响彻现场。在平整的田地里,农机手正在加足马力,驾驶农机在田间耕翻平整农田,为播种水稻育秧和插秧提前做准备。
大义村党支部书记朱宽放告诉笔者,近年来,镇上全力推进“小田改大田”工程,目前全镇90%以上的土地都已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了集中整合;与此同时,镇上还引进大户和成立农民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大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种粮大户张福光是平江县丰良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今年计划种植早稻1000多亩。在他家仓库里,1000多公斤优质稻种、30吨配方肥、3万余个秧盘码放整齐,插秧机、旋耕机等机器都已完成保养调试。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今年他还新添置了1台播种机、2台插秧机。“以前我们播种要好多天,现在有了这台机器,速度比以前快很多,而且播种均匀,育出的秧苗质量也好。”张福光高兴地向大家介绍着自己的“新伙计”,“农用机械好处多,可价格也不便宜,多亏了政府提高农机购置补贴,让我们享受了实惠,减轻了负担。依托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我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今年,岑川镇计划种植早稻9000亩。为全面落实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该镇科学谋划春耕备耕工作,坚持“早动手”“快动手”,紧盯目标、多措并举,在全镇建设36个集中育秧点和5000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培养并引进种植大户28名,翻耕大田7000余亩,7500亩早稻集中育秧任务已基本完成。目前,入棚秧苗长势良好,为早稻丰收、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岳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