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控核聚变是一种利用轻原子核(如氘和氚)在高温高压下聚合释放能量,并对这一过程加以控制,以实现安全、稳定获取能源的技术。它被视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和“终极能源”。
可控核聚变是什么?
可控核聚变是一种利用轻原子核(如氘和氚)在高温高压下聚合释放能量,并对这一过程加以控制,以实现安全、稳定获取能源的技术。它被视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和“终极能源”。
可控核聚变概念四大主要驱动逻辑。
其一,行业政策信号持续清晰明确。
其二,行业存在显著的认知差与预期差,市场大多觉得行业落地尚远,而事实上已有大额零部件订单逐步落地。
其三,核聚变属于 AI 衍生概念,后续美股等外部催化作用将极为显著。
其四,核聚变行业和第三代核电及军工材料公司有较高的业务重合度,核电及军工材料行业业绩增速确切、估值合理,未来业内公司有望达成业绩与估值的共振。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概念汇总:核电运营、聚变投资、能源转型
亮点优势:
2025年2月公告拟增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CFEC),推动聚变堆商业化应用,战略布局未来能源。
国内核电运营龙头,具备核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技术可迁移至聚变能源系统。
布局:
依托中核集团背景,参与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聚焦聚变-裂变混合堆技术研发。
核心地位:央企能源转型标杆,聚变领域战略投资者。
概念汇总:核能装备、聚变部件、重型制造
亮点优势:
核能装备覆盖聚变堆真空室、偏滤器等关键部件,参与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项目,技术适配聚变装置。
2024年新增订单45亿元,工程总包业务增长456%,强化核电/聚变产业链整合。
布局:
为ITER项目供应特种材料,布局聚变堆第一壁、热屏蔽结构等耐高温部件研发。
核心地位:核能重型装备核心供应商,聚变部件制造潜力股。
概念汇总:聚变工程、核设施建设、央企主力
亮点优势:
国内唯一核电建设上市平台,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承建ITER中国园区设施。
掌握极端环境施工技术,未来将主导聚变商业堆基建。
布局:
聚焦聚变装置安装与工程总包,技术储备涵盖超导磁体基座、真空室模块化建造。
核心地位:聚变工程绝对龙头,行业壁垒极高。
概念汇总:重型装备、核聚变结构件
亮点优势:
市场关注其重型锻压设备在聚变堆容器制造中的应用潜力。
参与国际核电项目,具备大型结构件加工经验。
布局:
潜在供应聚变堆压力容器、支撑环等部件,但尚未披露具体订单。
核心地位:重型制造骨干企业,聚变领域处于概念关联阶段。
概念汇总:高精度电源、聚变电力系统
亮点优势:
特殊专案电源系统应用于“人造太阳”粒子加速器,意大利子公司EEI参与欧洲聚变项目。
聚变电力控制技术受资金追捧。
布局:
聚焦聚变装置能源管理与稳定供电,技术适配托卡马克装置需求。
核心地位:聚变电力系统细分供应商,技术壁垒较高。
概念汇总:制冷设备、聚变冷却系统
亮点优势:
为冬奥会提供超低温制冷技术(-30℃),适配聚变装置低温环境需求。
其参与聚变堆冷却系统建设。
布局:
潜在供应液氦冷却、低温泵等设备,但未明确披露聚变领域订单。
核心地位:制冷技术储备企业,聚变关联性待验证。
来源:财经大会堂